第1178页

当然,马耕耗费大,又只适用于旱地,亩产量也不可能有牛耕多,不过王斗不介意。他要的是数量,数量上去了,粮食的积累,一样可以达到。

多年经营下来,他治下牛马不少,塞外之战后,更缴获牛羊三十余万头,骡子、驴子、骆驼,马匹等共近五万头,畜力资源非常丰富,能用畜力的,决不用人力。

当然,前提是他们要懂得如何马耕牛耕。

王斗的要求,便是部分田地当年开荒,当年播种,当年丰收。

除了开荒的战士,还有许多战士在兴修水利,他们浑身溅满泥浆,手脚划破流血浑然不知。一道道河渠被疏通,一架架水车竖起,特别气势磅礴的兰州大水车,现称为靖边堡大水车一字排开,从大黑河蔓延到黄河上,引为奇观。

此水车一架造价超过百两,也只有王斗舍得大规模使用。

战士们奋斗不息,充满激情,特别离大将军不远的战士们,干劲更大。

王斗带头挖着地,奋战最前样子,内心却暗暗叫苦,好多年没下田了,这才干几天,已经腰酸背痛。不过表面上,他还要摆出一副指挥若定,气定神闲的样子。

王斗身旁,还有民政部、幕府各员一样参与劳动,他们有的人挥锄,有的人扶犁,个个忙个不亦乐乎。

大将军都亲自下田了,他们岂可落于人后?不过毕竟是要员大员,都有自己一大摊事,特别漠南建设,事务更多,只能表示下心意,不可能与普通屯民军士一样,一天干到晚。

人群中,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副都护、儒学学院教授、环保局局长李邦华一声不响在挥着锄头。

他的官衙,此时也搬到了归化城,不过经常到宣府镇城去,奔波在两地之间。漠南建设,他认为是解决大明问题的根本所在,所以在王斗下田后,他也抽空在今日一起下田,表示自己重视农桑之意。

李邦华年纪不小了,农活劳作,对他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他极力坚持着,不落在众人之后。

倒让各人看得暗暗佩服,这老子有一股倔强劲,特别他原来是内阁大员,左都御史出身,更是难得,邦华公改变很大啊。

火热的场景充斥草原,还有阵阵激昂的锣鼓声音,到处是开荒竞赛热潮。一直到午时,咣咣咣的鸣金收兵声响起,战士们才住了手,喧沸声,笑闹声中,潮水般的往各自吃饭地点汇合。

他们一边走,一边还比较自己屯恳所得,气氛非常热烈。

王斗停下了手,身旁众人也长吁口气,个个感觉一阵轻松,看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话没错,多年没干活,官将们都有些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