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页

王斗点头道:“如自生火铳一样,臼炮虽有各种弊端,然显而易见的,日后定然成为炮营一大利器。”

赵瑄放下心来,喜滋滋地道:“大将军英明,这臼炮确实不错,末将觉得,应该多装备些。”

扩军后,他的炮营,也扩大不少,还设立专业的护卫战士,不过没分左右营,还是一个大营,而且,营中拥有火炮越多。

因为有铁模法,四季可以铸炮,从崇祯十四年四月起,炮厂又铸了不少火炮出来,特别镇城铸炮厂开设,眼下王斗已拥有红夷大炮一百四十门,内打十斤以上炮子的重炮五门,又有臼炮三十门。

不过暂时的,装备营中的,只有红夷大炮一百门,臼炮二十门,余者作为库存,五门重炮也没有装备。

收集宣府镇一些佛郎机,加上原有营中佛郎机火炮,又有五十门大将军佛郎机炮,一百门中小佛郎机炮装备营中。

此外,除自造外,还想办法从各处获得佛郎机炮。

毕竟大明各处,虽红夷大炮不多,佛郎机炮却不少,嘉靖三年到现在,大明仿制成功第一批佛朗机后,铸造的各类佛郎机炮,怕不下万门,有时一个边镇城堡,就达到数百门之多。

所以赵瑄的炮营,非常的庞大,火力凶悍。

原本打算,还要各军各营,都装备一部分火炮,不过赵瑄力排众议,坚持火炮集中使用,他认为,各军各营都装备火炮,这会大大分摊炮火威力,虽有一定利处,然而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余者各将,当然希望自己军中装备火炮,他们与赵瑄展开长达一个月的争论,最后王斗记起,似乎历史上,拿破仑、威灵顿和查理大公都曾经尝试过将一些火炮直接配给团,甚至团以下单位。

但是,由于此种办法自由度太大,很不利于集中炮兵火力,最后还是改回原状。

穿越者的优势,便是可以借鉴,少走弯路,眼下军中使用的红夷大炮,佛郎机等,毕竟威力还是小了,不集中使用,难以体现出火炮威力的,最后,王斗同意了赵瑄之议。

折中之议,便是视情况,若某军某营出征,或战场情形,炮营派遣一部或是一总的火炮支援,内备专门的护卫队,如此,集中了火炮,又灵活的照顾到各军情况,为各将所广泛接受。

“不错,臼炮引信如能解决,就可大量装备军中,眼下我靖边军有红夷炮一百多门,还是少了,要大大铸造,二百门,三百门,五百门,最终,炮营要拥有火炮达到千门!”

王斗一番话,说得众将个个豪情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