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看这情形,沈家的客栈也可以开始建了。”

“我早就等着了,最近不少人都说这里有地方住下就好了,可以修整一番再前进。要是能把人留下,咱们的摊子也能多点生意。今年进项还不错,咱们有钱开始建造小竹楼,到时候就可以留一部分人在这里住着守摊子,也就不用每天都来回奔波那么辛苦,摊子还能摆时间长点。”

常喜乐这几天对家里的经济情况进行了盘点,可以确定能周转得开。若是不够,几个兄弟一起集资就是。现在大家伙手里都有不少私房钱,拿出来建设,也是为了以后更大的利润,这也是入股的一种方式,不会有谁拒绝。

常昱现在是家里最有钱的主,都是因为当初钱掏得多,钱滚钱非常快。大家都看在眼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商业街没有开始建设,一来是之前时机还不成熟,二来也是为了等待常喜乐。

对于常家人来说,常喜乐若是不在,这种大事他们是没法开始的,总觉得缺了主心骨。哪怕现在很多事,常喜乐不过是个跑龙套的。但是习惯养成,一时就很难改了。

常喜乐也知道自己如今地位超然,不过也并没有想太多。但后来才发现,这样的地位给他带来很多好处,让他省去不少麻烦,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也算是意外收获。

第080章 构建商业街

码头那一片地方地势颇为平坦,尤其之前因为挖运河的时候为了方便作业,以及建立工棚等,所以已经被大致收拾过一遍。现在开始利用,则无需再费大力气去修整就可以开始建造房屋。

这里像是一张白纸,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涂画。

但是为了一劳永逸,必要一开始就计划好。不仅仅要顾眼前,还得看到以后,省得到时候会因为计划不周详,而把自己给坑了。

不过常喜乐打算建造的是相对造价较低的竹楼,所以相对而言,大方向不出错不管未来怎么变,也不会有过大的损失。竹楼的造价低,且寿命没有泥巴房或者砖房长,以后想要拆除也就不会造成过多的浪费。

之所以用竹楼,除了贪图便宜也是为了一种特色。这里的城镇一般不是青砖绿瓦就是木制的房屋,一般不会用竹子建房。

常喜乐对前世那种民族村还是非常有好感的,一直想要打造这样的村庄。只是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非要大家也如此。毕竟舒适程度来说,肯定还是青砖绿瓦更合适、安全。

根据宋挽呈的体验,只要建造得好,竹楼瞧着还是颇有感觉的。虽不及青砖绿瓦气派,却也是一种别样的风格。

常喜乐因为之前对小竹楼很感兴趣,所以还曾专门研究过,脑子里有不少既漂亮又实用,还与这里的建筑风格有些不同的小竹楼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