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这也使得过年这段时间,桃源村成就了好几对新人,且全都是外村的闺女嫁进来。

毕竟找别人再怎么也不如成为亲戚来得方便!而且桃源村日子过得好,谁不乐意闺女嫁过来享福。

桃源村现在男多女少,虽然有不外嫁娶的习惯,可这种情形也只能往外村找。可是从前桃源村在个旮旯里,而且也不算富裕,所以姑娘们并不是很喜欢嫁到这里来。

可现在行情完全不一样了,大家都觉得能嫁到桃源村,那绝对是一门好亲事。所以有不少有姑娘的人家,都寻人来打听桃源村单身汉的消息,希望能把自个闺女嫁过来。如此一来缓解了桃源村单身男子的压力,是一件大喜事。

常喜乐对曲辕犁依然不会藏着掖着,依旧按照稻床的模式进行推广。一方面让这些人压力没有那么大,另一方面又不让他们觉得拿到这些东西是理所应当和轻松的。

不过具体事宜常喜乐并没有参与,全都是有里正和几个族老去与外村的人接触。他们非常有经验知道如何行事,甚至还有意刁难一二,为的是让外村的人更加重视。

而这曲辕犁的名字又给冠上了桃源村的标志,大家都不是叫曲辕犁,而纷纷称之为桃源犁。

元宵一过,常喜盛又跑到县城里,他现在做起生意越来越顺溜。有了枇杷县那条路子,常老爹的考核也就更加没有什么难度了。

虽说现在还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可常喜盛有了稻香县的经验,对自家的产物还是非常的有自信的。

而常家的榨油坊和吃食摊子也重新运转起来,如今已经非常流程化,根本不用适应什么,就恢复到了从前的水平,不会因为休息而生疏。

歇息了这么多天,大家干劲十足,尤其是吃食摊子。虽说过年大家吃了不少好的,可也好久没有碰常家摊子上的新鲜玩意,嘴巴都还馋着呢,所以生意都很是不错。

也有人回家自个弄了,发现怎么做也没有常家做的好吃,纷纷放弃,更加稀罕这么一口。

春耕还未结束,常喜乐就开始计划要和常喜盛一同前往府中去打探那边的情况。

常喜盛自然没有什么不乐意的,他早就期待这一天。

县城就那么大,他心里已经有个底到底能销出去多少,需求量就那么大,除非利用非正常手段,否则不管再怎么努力,也难得突破。况且还有钱家在这其中作梗,茱萸酱之类的还罢了,茶油是和钱家生意有所冲突的。

钱家就有油坊,里头卖的油都比较昂贵,现在突然插进来一个茶油,自然会影响他们的销量。

如此,钱家一直在打压,使得常喜盛的生意并不好做,大多只能销往钱家的对家,以及走街串巷去进行售卖。刚开始并不顺利,因为大家对他都十分面生,吃进嘴里的大家难免会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