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页

打了半辈子蒙古人的李庭芝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一个新上战场的新手一样,面对的都是他不了解,也无法控制的局面。

而对面明军仿佛也发现了壕沟里面的宋军士气低落,为了加快他们的瓦解,从昨天晚上开始。浙语的喊话声会在炮击的间隙响起,和炮击声一样,整日整夜的不停。

“有台州的兄弟吗?我是临海杜桥的泼皮李啊,我是从杜家团练军里投到大明这边的,现在是军户兵啦,授了一百亩水浇地,就在临海县城外,原来是临海方家的地,至少值四千贯啊!你们赶紧过来吧,只要投靠过来,圣人就给你们分地,让你们当军户,你们就不用受穷了……”

炮声一停,讨厌的叫嚷声又开始了。不仅是一个泼皮李在叫嚷,而是有成百上千的泼皮李在那里嚎着,动摇着前线宋军的人心。

一百亩水浇地啊!足够让一个吃不饱,穿不暖,娶不上媳妇的苦汉子摇身一变当上地主老财。和贾似道的“忠义”相比,一百亩土地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而且,明军开出的条件还不止分田当军户一项。不想当兵吃粮的人,投靠过去一样有出路。

“不想当兵也没有关系,圣人还可以派船送你们去明洲挖金子挖银子啊!明洲有金山银山,金银多得挖都挖不完!你们只要肯过来,就能坐圣人的大海船去那里发财!”

发现明洲大陆,发现金山银山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临安城了。不过城内的团练兵们都不怎么当回事,因为他们都觉得这种好事和他们没有关系。可是现在……这个大明圣人仿佛比大宋官家要好啊!

前线壕沟里面的团练们人人都在动摇。大宋朝优待读书人,优待都城和行在市民是事实。但是对底层的农民,大宋是没有任何保护和优待的。大宋对农人可没有什么恩惠,现在凭什么要他们豁出命来效忠?

“陈贼背道入魔,叛主做乱,不忠不义,他的话不能相信!”

“我等堂堂汉人,岂可弃孔孟而宗天魔(天道),区区田土,岂能乱人心大义!”

幸好壕沟里面有“秀才官”,可以用大义激励人心,要换成原来宋军那种只认钱的小军头,没准就自己带头倒戈了。

看着一张张在灯笼照映下泛出红光的大义凛然的面孔,再想到太师公贾似道的忠义。朴实的农人们一时也不知该如何选择,一个个都低着头,叹息不止。

虽然大规模的逃亡被遏制住了,但是秀才官们也不敢把自己的手下派出去巡逻了。这些团练兵一旦离开了壕沟,说不定就会整队整队的投到明军那边去!

宋军的全线龟缩,等于在战场上闭上了眼睛!明军可以在炮声、喊话声的掩护下集结调动,可以将出发阵地直接设在宋军壕沟的百步之内,甚至还将十八个军属师属的炮兵营和十二门10寸臼炮都拖运到了指定位置。

而宋军却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