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页

义门杜家的十秀才、十二秀才、十五秀才、十八秀才和二十二秀才则是坐着滑杆上战场的。这五个人都是三十多岁的白面书生,除了十五秀才杜宇是习武预备考武进士的,其他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大会骑马。

而且义门杜家也没有几匹能骑着上战场的马——马在江南就是稀有动物,便是义门杜这样的豪族,也不会去养这些毫无用处的娇贵动物。

所以杜家的秀才们就坐着轿子上战场了。而且秀才们也没有披甲戴头盔,那玩意几十斤重,穿戴起来路都走不动,再让人抬就太说不过去了。而且秀才们都是运筹帷幄的主儿,又不会上前去和敌人单挑,用不着披甲。

杜寅用羽扇遮着阳光,眯起眼睛远远打量了一番敌阵——敌人在四五百步开外,展开的非常迅速,仿佛是行云流水一般,在行进中完成了展开,排出了个什么阵型……

“十五哥儿,你来指挥吧。”杜大秀才命令道。

宋朝人对兄弟和儿子的称呼都是“哥儿”。杜宇是杜寅的亲弟弟,族里行十五,因此被唤作十五哥儿。因为是学武的,所以懂些兵法,也会耍些武艺。平日里也喜欢和兄弟们纵论兵法,在兵法方面谁也论不过他。因此给人“知兵”的印象,杜家团练兵可以组织训练起来,自然也是他的功劳。

“得令!”十五秀才杜宇就在滑杆上拱了下手,然后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令旗,大声命令,“列阵,弓箭在前,刀矛在后,无令不得张弓,无令不可后退!杜家族丁,阵后督战!传我命令,此战干系台州存亡,只许向前,不许后退,凡斩杀明贼一人,赏钱百贯……”

还别说,这番调度还是挺有章法的。而这杜家军的一千七八百条汉子,虽然多是佃农盐户出身,但是这些日子日日演练,还有杜宇调教出来杜家奴仆充当骨干,还有杜家的几个秀才当军官监督着,居然也有了一些精锐的样子。很快就把战阵给排了出来,还引来了一阵叫好——杜家秀才大战陈家钢兵的消息传得极快,四乡八里的农户盐户,全都聚集过来,远远的站着,伸长了脖子观战,还替他们家乡的子弟兵叫好。

“好!”

“杜家军好样的!”

百姓的欢呼声助威声传到了张九的耳朵里,虽然听不懂台州话,但是对方在为谁欢呼他还是知道的。

人心不附啊!可那又能怎么样?

张九冷哼一声,“前进,敌百步外止,第一排弓箭手自由射!”

三个命令连续下达,他麾下的两个团长叉了下手,然后就飞快奔回了各自的指挥岗位。在口令和金鼓声的调度之下,两千两百钢甲兵由如一道道移动的钢铁城墙一般,以便步走的速度向前压过去。战场四下,顿时就安静下来,哪怕是围观的百姓,也分明感到了浓浓的杀气。

离敌百步,急促的鼓声嘎然而止,两千多钢甲兵也同时停步,整齐的仿佛一人。

“真是严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