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页

而杨婆儿在这方面的表现近乎完美,那日她可是浴血奋战保护陈德兴的。自此后,陈德兴对她的信任和宠爱又上了一个台阶,完全被视为心腹了。

至于李翠仙,虽然没有表现的机会,但仍然没有失去陈德兴的宠爱和信任——毕竟她和陈德兴的利益完全是一致的,她的儿子是陈德兴的世子。而且李翠仙一贯就表现得精明、理智、善于打小算盘。一边是皇后和太后,一边是公主,李翠仙会怎么选不是明摆着的?

这次她亲自出马拉拢李彦国,又冒险临阵为陈德兴而战,这样的表现足可以打一百二十分了。如果说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有些抢了陈德兴的风头!

而且,作为未来的皇后,李翠仙似乎也有些强势了。说句诛心的话,陈德兴如果现在就死了,李翠仙凭着自己在巨鹿大战中建立的威信,根本用不着陈德兴的遗诏,就可以临朝听政。郭芙儿、赵琳儿、陈淮清这几位,都得靠边站。

可以这么说,和如今的李翠仙相比,昔日的吕雉、武则天都不算什么了。

这大明仿佛有点牝鸡司晨的小风险。

不过李翠仙也不担心陈德兴会因此打压提防自己,因为陈德兴一贯以来都表现的极为自信,似乎也不是个多疑之人。

可是这一次,大清河刺陈的当事人李恒,却在李翠仙的军中被人毒死了!

这仿佛就是李翠仙在杀人灭口!可是她为什么要灭口呢?难度大清河行刺一事,还有什么隐情不能让陈德兴知道?

这事儿,要是早几个月发生,倒也没有什么。那时候陈德兴还不是天下主,李唐还有相当的力量,忽必烈败出中原。如果李恒那个时候落到李翠仙手中,绝对会被一壶毒酒了断性命!陈德兴也只会夸她,不会疑她……因为那时候,陈德兴根本没有余力去追究大清河之事。

但是现在,陈德兴已经是中原之主了……这帝王自古都是最多疑,也是最无情的!

现在,可是伴君如伴虎了。

李翠仙叹了一声,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向陈德兴解释李恒之死,最后也只能什么也不解释,照实说吧……

这时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然后便是李雄的声音传了进来:“王妃,明王大军到了,城头上的人已经瞧见日月王旗了!”

李翠仙现在并没有随大军行动,而是在李雄所部左武卫军护卫下,驻扎在河间府的献州,以等候陈德兴的主力大军。

至于明唐联军主力,则由王陆飞指挥,继续尾随蒙古大军北上。也不是要和他们交战,不过是“礼送出境”而已。

“好!”李翠仙已经收起了心中的那些隐忧,李恒之死最多是根刺,扎在陈德兴心头。但是陈德兴也是颇有城府之人,现在听到这事儿,就是一笑了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