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够了,够了,”刘敏中笑道,“我已经想好了,就在沧州做些小买卖糊口,好在我现在就是一个人,一个吃饱,全家不饿。”

“这样也好,”徐子元道,“先委屈端甫兄几年,等小弟外放了州县,定然给端甫兄安排个官职。”

“如此,真是感激不尽……”刘敏中的眼睛顿时有些湿润,现在他可以说是举目无亲,走投无路,还好有个世交兄弟肯相帮。

“端甫兄何来此话?”徐子元叹口气,“你我都是天涯沦落人,好端端有家有业,却变得一无所有。小弟现在有些余力,怎能不帮扶哥哥?若是哥哥和小弟换个位子,也定会帮小弟一把的。

对了,咱兄弟不如拜个把子。哥哥你长我三岁,便是兄长,将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何?”

“好好好。”刘敏中感激地连连点头,眼睛一酸,泪珠儿又下来了。徐子元心里也不好过,想起自己的爹娘,也是泪水连连。两兄弟又是一场抱头痛哭,哭完以后才拜了天地,哦,是拜了把子,又相约一年以后在燕京见面。徐子元估计,自己到那时应该有点权力可以帮助刘敏中谋个差事了。

不过此刻他们俩谁也不会想到,此一别,便是二十余春秋,两人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人生路……

第494章 影帝忽必烈

卫辉路城之中,一片慌乱景象。多少人潮,涌向四下城门,哭喊着要出城而去。可是却尽数被守在四个城门处的蒙古武士阻拦,无法脱出。

而被阻挡的人们却不死心,纷纷涌向别的城门,结果又和从其他城门涌来的人群撞在了一起。人潮一冲,亲人分散,不少人跌倒在地,互相践踏,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就响了起来。

他们本来是奉了大元朝廷的命令。从新乡、获嘉、胙城等三个卫辉路属县聚集到路城汲县,为的是集体迁往河南安置,以避开将要南下的陈贼暴军。

蒙古人在卫辉的统治已经几十年,上上下下都认了这个主子,知道蒙古人以军法治国,只能顺不能逆,否则少不得一顿屠戮。

于是卫辉所属各县的百姓都在县官的带领下,遵命汇聚汲县。一路之上,贫者扶老携幼步行而来,带着一点可怜的细软和匆匆准备的干粮。大户人家则是车马仆役,前呼后拥,带着金银财帛,还有看家护院的丁壮,还带着刀矛弓箭,浩浩荡荡到了卫辉路城的所在。

卫辉既然是路,户数当然是过万的,再加上从北面的彰德路过来的七八千户(就是蒙古人也没有办法把所有的民户都集中起来),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宽大县城,也变得拥挤不堪,好像个沙丁鱼罐头似的。

不过现在的混乱,却和拥挤无关,而是因为大元朝廷刚刚颁布的命令——卫辉城内所有的汉人,从现在起一律贬为奴隶,分配给蒙古勇士,汉人财产也归属他们的主人所有!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一道命令,就将十几万人从“自由”人打成了奴隶,还要分配给残暴的蒙古武士!这消息一出,拥挤着十几万人的卫辉路城,顿时就一片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