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一听到庆元府也有霹雳水军,理宗皇帝几乎要瘫软在御座上了,口中只是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莫非朕便难逃此劫了?”

说到这里,赵昀就想大哭。

左丞相吴潜看到大宋之主的这番表现,只能轻轻一叹,上前一步道:“陛下,吾大宋养士300年,当有人心可恃,陛下还是下诏让四方忠义之士勤王吧!”

忠义之士和诸军将主当然不是一回事儿。所谓忠义之士,便是赵家300年来所“养”之士,便是江南五路的科举豪门。大宋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现在大宋有难,是士大夫们挺身而出保卫大宋江山的时候了。

“对对对,还是吴卿所言有理!”理宗皇帝现在就是个溺水之人,抓到根救命稻草也是好的。

且不论这些江南豪门到底有多大劲头来保他的江山,总归是要号召一下的。与此同时,临安禁中也要死死守住。至于两淮、江南各地的文官武将,也得让他们组织勤王军!

理宗皇帝一叠连声的下令,先遣贾似道全权负责临安禁中防御。再让吴潜赶紧起草诏书,号召四方勤王。至于同陈德兴讲和,没有人敢提出,理宗皇帝更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自然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因为朝廷一旦和叛将讲和,威信自然扫地,就再难号令诸侯了。

将人分派出去之后,理宗皇帝才觉得浑身几乎要给冷汗湿透。软软的瘫在御座上,浑然不知道下面该做什么才好。

他下意识的环视左右,看到了一张张皇失措的面孔,正是他的心腹宦官,保康军承宣使董宋臣。他忍不住哀叹:“朕本是疏宗,是当不起这份富贵的,如今果然要还了,只是连累了大宋江山……”

董宋臣带着哭音道:“陛下勿忧,临安人心还在大宋,还在陛下,陈德兴此贼定难持久,不日就该授首了。”

理宗皇帝摇摇头:“你我俱在深宫,哪里知道外面的人心?说不定陈德兴和魔教才是人心所向……”

董宋臣上前几步,低声道:“陛下,唐行首进宫来了,外间的人心如何,您问她就知道了。”

“唐……唐安安入宫了?这个时候?”理宗不可思议地望着董宋臣。

董宋臣重重点头,道:“她是听说余杭门之败的消息后立即赶来的,臣擅自做主,放她入宫了……”

“她,她这是来陪朕同赴黄泉的,真乃情意中人,朕愧对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