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百分之百的把握过

李怀生对于大乾朝的科举考试有过进行过分析。

和华夏古代的差不多,不过仍旧有差异。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县,府,院三试考过是取得秀才功名。

在李怀生的记忆中前身也是位读书比较厉害的。

很早之前县,府,院三试直接是一把过,并且都取得第二或者第三名次。

可以说是相当的不错,当时可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

前身能一次过并不代表其他人能一次过。

有些考了很长时间的读书人都没能考过这三级。

他们中的人有可能年纪都有五六十岁了都没过。

往往这样的读书人都被称为“童生。”

接下来就是乡试,三年才会举行一次,基本都是秋季举行,也被常常称为“秋闱”。

而举办的地方都是省城,也在都城洛京举行。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乾的地方州县划分为三级。

县,州,道。

总共分为二十四道,清水县就在河西道,且河西道省城为昆城。

太和城则是河东道的省城。

前身参加了三次乡试都失败了,六年的时间被浪费。

真的是很可惜,明明是个小神童,最后硬是考成老秀才。

最终泯然于众人。

李怀生接过身体时已然是二十五岁了。

这次要是乡试还不过,就奔三十了。

他是真的等不起了!

过了乡试成为举人,就相当于有了官身。

一般的举人最次的也是个县令。

就可以这样说只要拿到了举人功名,就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县令平辈论交。

像范进没中举之前,县太爷连他是谁都不知道。

可范进中了举之后十里八乡的人,有关系没关系的都过来巴结。

就连县令也不列外。

因为他中举以后就相当于进入了“士”这个群体的门槛。

而且是新举人,这样就会造成这样个问题。

县令一般都是没办法继续往上爬的举人才去当,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可新举人就不一样了,他有着晋升的空间。

谁敢说他在会试和殿试中就一定会失败。

所以县令要去巴结他,这就是政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