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

浙江方面由于存在浙北这个传统的农业富裕地区,在加上奉军拿下浙北时间比较早,经过大半年的恢复后,整个浙江方面也能够提供大约两千多万的国税收入。

其他的福建、江西、河南、山东、安徽在当代中国都算得上是经济落后的省份,每省能够提供大约千万到两千万之间的税收。

上述税收加起来,财政部给出预测是三点八亿!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苏系财政部统计的只是国税,并不包括地税!

苏系整顿财政体统后,财政部虽然说是统一征收税收,但是也不可能把所有钱都充实到国库,你还得给每一级的地方政府留下一定比例的税收,这些地方税收简称地税。这些钱虽然你也可以算进国家的整体财政收入里头,但是对于苏系财政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那些地方税收怎么花轮不到财政部管,归属每级地方政府管理。

还是用最典型的滦州市为例,该市预测在1909年会给国库上缴一千五百万的国税外,还有大约五百万的地方税收,这可是五百万啊,如果是放在其他军阀眼中,这肯定是拿出来扩军购买军火了,但是按照苏系的税务体制,这五百万圆除了一部分上缴省财政外,其中的大部分都会有滦州县地方政府自行留用。

这些钱怎么花那是滦州县政府的事,和中央无关。而滦州县市是怎么花如此庞大的一份地方收入呢,目前主要是进行城市改建、规划,兴建公用建设,交通改造等,兴办教育,提供行政人员的福利。

其中的兴办教育上,滦州县市官方拨款,在1908年的时候一口气新建了三所高等中学,分别是滦州县高等中学,该校为完全官办;唐山工业中学,该校由官方和唐山工业公司合办,算是作为唐山工业大学的一个补充;此外还有永平高等中学。

这年头办高等中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搞个小学很简单,搞个初等中学勉强也可行,搞师范学校也不算多难,但是你要想搞一个高等中学,实际上不比办一个大学或者高等师范学校简单多少。

高等中学的另外一个名词就是预科学校,学生就读高等中学,其最终目的乃是为了报考各所大学或者干脆出国留学。

滦州县财大气粗一口气办了三个高等中学,甚至招收生源都是面向全国招收的,此外滦州县还官方拨款兴办了二十多所小学、初等中学,官方财大气粗的持续投入,使得了滦州成为了国内拥有官办学校最多,同时高等学校最密集的城市,就连京师、天津、上海这些传统大城市都是不如它。

滦州钱多搞教育,这一部分钱是哪怕赵东云再眼红也不能直接拿出来的,因为这会动摇苏系目前实行的最根本的税务体系。

在苏系的财政体系里头,财政部统一收税,税款分国税上缴国库和地税留在地方使用。

在这个体系里头,地方经济发展的越好,那么地方留用的税收就越多,地方的钱多了,那么地方官员可以动用的资金就更多,手里钱多了不管是办教育还是发展工业或者是其他的,都是更容易出政绩。

当然了,免不了的,地方的钱多了,地方政府的官员以及普通雇员所能够获得的薪资也就更多。

赵东云对官员实行的高薪资,但是这一部分薪资都是国库直接支出的,地方政府如果经济发展的好,那么地方政府自然会对政府雇员发放更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