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早知道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两江第七师还有些战斗力的话,他一开始就会保持十分的谨慎态度,而不会和先前那样,虽然各种战术部署都没有出错,但是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有着极大的轻敌思维。

而这种轻敌思维已经让他在之前的抢滩作战以及现在的遭遇战里受到了不小的麻烦,他一个第三十三团总兵力也不足三千人,如今总伤亡已经两百多人,接近百分之十的伤亡比例了。

这个比例对于奉军这种比较典型的近代军阀部队而言,已经是快要到了伤亡承受能力的极限,第三十三团之所以还能够主动发起进攻,主要还是依靠较高的士气以及训练。

但是哪怕是第九师这种奉军主力部队,也是有一个极限的,如果伤亡率过大的话,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一个搞不好,以后这第九师就得沦为二流了。

为了避免部队过大的伤亡,方庆坤很快就是放弃了直接正面突破的想法,而是转换战术,准备派遣部队迂回包抄进攻。

第九师虽然在奉军里头并不以迂回进攻而闻名,但是第九师作为一支中规中矩的奉军三大主力部队,除了林永权外,其他的中高级军官战术素养还是比较高的,一些营团级别的小规模迂回穿插包抄战术也是使用的比较频繁,而且往往都是收效较大。

当方庆坤对两江第七师重视起来,并开始转换进攻的战术后,战场上的局势立马就是发生了变化。

奉军第一营的部队暂缓了进攻,然而第二营却是开始沿着雨花胡边上朝着西南方向进行迂回。

对面的皖军指挥官也是发现了这一点,并且也是调遣了相应部队进行拦截。

看到这一点,方庆坤心里头又是暗骂一声,这皖军里的普通省军什么时候变得那么机灵了,竟然能够一眼看出来自己的迂回穿插战术。

不过看出来又如何,问题是你能挡住吗?

整个一个营向前突进迂回,对面的皖军如果要挡下来,至少也得派遣一个营,而且双方运动的过程中,对部队的组织能力考验是相当高的。

同样是一个迂回穿插作战,但是让两支不同的军队来执行,那么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里头并不考验什么装备水平,甚至都不在考验士兵的枪法准不准,体能好不好,而是更考虑部队的组织能力。

就如同后世里的解放军,他们为什么能够频繁的执行穿插包围战术,就是因为他们的部队组织能力非常高,相反,那些国民革命军却是很少有部队敢执行这种战术,为什么,因为他们把部队派出去后,天知道他们能不能顺利成编制的抵达。

奉军部队的组织能力虽然不如那些后世闻名的强军,但是就当代国内范围来说,其水平还是一等一的,至少比皖军、南方联邦强得多,完善的军队组织,较高的军官素质,士兵的训练水平较高,这些就是当代奉军为什么能够入关击溃直军、鲁军,横扫直隶、山东、江北、河南的理由所在。

赵东云练出来的这支奉军准确上来说,和段祺瑞麾下的皖军是同一个层次的产物,只不过奉军的老北洋部队较多,当初前清灭亡后,完全按照北洋新军标准编练的部队一共才几支啊,北洋常备军七镇、奉天常备军两镇,加起来才这么九镇而已,但是赵东云一个人就掌控了三个镇,其他的段祺瑞,王英楷,王士珍他们都只有一个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