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页

尤其是还坐在首辅位置上的周廷儒,简直就是坐在了火山口上,屁股底下沸腾的温度把他都要燃烧起来,变成一块烤肉。

王承恩没看明白张恪的三条建议,可是有人懂了,这是要彻底清洗大明朝。不光是皇族,抱愧勋贵,甚至满朝的文武,都要彻底换掉,来一次超级洗牌。

也唯有如此,才能给张恪的部下让路,那么多人都等着当从龙功臣呢!

至于崇祯的提议则是他主动退位,把皇位交给张恪,而张恪则是要保留明朝的体制,甚至优待臣民。反倒是他自己,是死是活,并不重要。

事到如今,双方好比两辆火车,就要对撞。而周廷儒等大臣可悲地站在了火车中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火车碾过,变成一地的肉饼饼儿,等死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让人发疯。

从这一刻开始,双方就不停的派遣使者,交换意见,最初还顾及颜面,没有直接挑明,谈到了最后,则是直接摆明了车马炮。

张恪经过和部下的讨论,最终敲定了意见,大明皇室成员,包括各地藩王,全数迁居海外。每年提供十万两白银经费,一共五年,五年之后,皇室成员自食其力,三代之后,准许返回大明,成为普通百姓。

所有勋贵一律罢免,财产收缴,只给予每人三十亩田,自种自吃。

至于所有文官,不管年龄大小,统统要经过考试,合格者才能继续做官,而且还要从底层做起。

一贯嗜杀成性的张恪一改往常的做法,他没有一个杀字,但是处处透着他的无情。曾经在九天云上,不知人间疾苦的王孙贵族,一下子掉落到尘埃,要跑到遥远的海外,要去耕种,要为了吃一口饭辛勤劳作,一粒汗珠摔成八瓣,那种落差和掉入十八层地狱没什么区别。

曾经高高在上的一群人,被一下子打回了原形,恐怕比起杀了他们,还要让人难受。

面对强势的张恪,代表朝廷的礼部尚书林浴楫只能撕毁了他们拟定的条款。其中包括封赏崇祯为安乐王,朝中文武择优续用,对于勋贵采取逐步降低俸禄的方式,和平过渡。

林浴楫看来,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条件,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总不能一点面子不给吧!最起码也要做一个宋太宗,杯酒释兵权可以,必须给大笔的银子,让大家舒舒服服过日子。

很不幸,张恪就是不想给他们面子。

他不想假惺惺做一个不姓朱的大明皇帝,至于会不会引起反弹,张恪一点不担心。强大的实力,给了他充分的自信。

“崇祯如果聪明,就应该听从我的提议,这样可以保住他的性命,也能保住朱家一门,不至于像历代亡国之君那样,被杀得血流成河。同时大家也必须加强戒备,防止他狗急跳墙,搞垂死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