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页

倒是张恪不以为然,笑道:“岂止是太祖的祖训,几千年前,孔孟的话不也被奉为圭臬吗!这帮文人又哪里懂得事易时移的道理!”

“一篙打倒一船人,这可不好。”崔呈秀笑道:“王爷,老崔虽然是文人出身,可是在王爷手下也是勤学苦读,此番前去东海,一定为王爷开疆拓土,打下移民的基础!”

张恪哈哈一笑:“好,就看崔兄大展身手了。”

正在此时,突然外面有人喧哗,不多时一推门,乔福直接冲了进来,进屋就说道:“王爷,朝廷下旨意让我去凤阳剿匪,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第五百八十六章 目标张献忠

“去,怎么不去啊!”

张恪笑着说道,乔福一愣,惊呼道:“我的王爷,朝廷是让我去剿匪,没有派您啊!”

“怎么?乔大总兵没法独当一面吗?这些日子你不是在山东做总兵吗!干的还挺好的,虽然有不少流民,但是至少没有起义的,功劳一件啊!”

张恪笑道:“记下来,等着日后让崔兄送你两个倭女。”

崔呈秀一听,哈哈大笑:“这个礼我一定送,不过两个可不够,人家常说好汉霸九妻,乔老弟,我给你送五个,各国都找一个。毕竟风格不同啊,环肥燕瘦,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放在家里头,也体面不是。”

乔福被说的直跺脚,怒道:“老崔,你自己留着吧!”

一转身,对张恪说道:“王爷,剿匪这么大的事情,没您主持能行吗?眼下剿匪的总督是杨嗣昌,他爹就是个饭桶,他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让我听他的命令,还不如杀了我!”

说来说去一句话,辽东的这些骄兵悍将,除了张恪之外,谁也别想指挥得动。本以为崇祯松口了,就应该把大权都给张恪,结果只是出工,却不能主事,底下人心里都不痛快,这不让乔福来闹了。

张恪反倒很坦然,他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崔呈秀,笑道:“崔兄,你给乔福解释一下吧。”

“遵命!”崔呈秀一拱手,笑道:“乔总兵,杨嗣昌献上的剿匪之策,叫什么四正六隅,十面埋伏。不管计划如何,可是涉及到中原诸省,他不过是没有什么根基的文官,皇帝可以不在乎。若是王爷坐上了这个位置,岂不是说十省的大权都落到王爷手里。到那个时候,只要王爷一句话,大明江山就改了姓,朱由检再糊涂,也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说到底还是皇帝嫉贤妒能,乔福撇撇嘴,冷笑道:“不给又如何?我在山东这些年,除了原本辽东的一万精锐之外,我又练了五千车营。两万步兵,还有十万民壮,不用辽东的人马,只要恪哥一句话,我乔福就杀到京城,辅佐他登基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