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夫妻两人研究的困顿

不过经过一系列的论证之后,国家这边仍然决定全面替换之前的通讯网络,之所以这么决定原因是因为:第一这种网络的确是非常方便的;第二这种网络的确是非常安全的。

因此国家决定全面代替之前的通讯网络,当然之前的网络生态系统并不会完全被取代,主要的形式是会有大功率的光量子通讯设施作为主要信息服务器,之后经过解析接入之前的信息网络之中,这样就不会浪费之前的网络建设的成果,同时又能保证一定范围内的安全性。

当然这只是初期的想法,光量子通讯技术当然是非常先进的东西,落后的技术自然阻挡不了先进技术的突破,因此之后会慢慢的将所有普通网络进行代替。

关于光量子通讯激素四海集团这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合作伙伴——有为公司,并给了他们一定的授权,让他们能够生产这种光量子通讯系统,并且有着自己的自主研发的权利。

其实光量子通讯系统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技术,之前徐光亮只是将其完成了点对点和点最多的研究,然后就将其送到了地球上,如果细分下来的话,这项技术还可以继续优化,完成网络光量子化,个人终端光量子化,总体来说能够做的文章很多。

不过这些研究徐光亮自然没有时间去进行,他更多的还是希望四海团或者四海集团合作的其他公司进行研究,他现在更关注的仍然是半中子材料的生成。

之前在实验光量子通讯技术的时候它就有一定的眉目了,所以最近的时间他正抓紧关于这方面进行研究。

半中子材料现在最主要的难题是如何让电子不在他要利用的这一面出现,因为一旦出现在这一面,那么很有可能就会产生斥力,而导致两个原子核的靠近失败,只要电子不出现在他所用的这一面,那么他就可以将两个原子核靠在一起完成第一步的加工。

但是如何能够防止电子出现在他所要用的这一面呢?思来想去,他认为做上一堵墙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所谓的做上一堵墙,自然不是真的要去做上一堵墙,对于这个想法他首先想到的是场能,说起来场能这种东西在一开始所应用的范围并不大,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它能够应用的场景反而越来越多了,只能说之前的科技限制了它的发挥,而现在它终于能够有用武之地了,可能在未来它会有更多的能够应用得上的地方。

不过想要利用产能发生器所产生的场驱赶电子,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来讲,场能不光对电子有着驱赶的作用,同样的对于原子核也有同样的作用,因此想要完成半中子材料,还需要他进行更多的尝试。???c0

之后的几天,徐光亮彻底进入闭关状态,对于如何生成半中子材料,他进行了多次尝试,只不过这些尝试都失败了,在微观世界中的模拟中,他发现一旦利用场能靠近原子,就会因为电子的出现让场能靠近原子核的算盘实效,因为电子的出现会与场能碰撞,导致原子因此而离开它的原来的位置,致使驱赶电子的方案完全失效。

经过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之后,他就明白了,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对的,于是他又进行了其他的尝试,比如说将某一个原子凸出来,利用后方大量的原子顶住它,然后再利用场能去接近这个原子,这样或许就能够完成他将电子驱赶到其他方向的设想。

然而这种办法仍然是失败的,他只能另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