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7章 长夜战争(八)

长夜年代记 暮色光辉 3216 字 5个月前

反正都要死了,那就死在冲锋的道路上,安德烈赫克托夫只想以死明志!为了他自己的名誉,也为了整个赫克托夫家族的未来。

只要自由军有足够多的反力场破甲箭,绝对可以把每一台自由军战争装甲步兵都射成刺猬。

可冰丘之上,西斯托与罗伯特面色凝重,因为破甲箭即将告罄了。

只能心中暗骂,该死的民主!该死的政客!明明有钱却不肯拨付给军方。明明知道这是国运之战,却不愿通过战时经济法案!

十几万支反力场破甲箭,在真正的战场上,根本不够用的。就算造这这些箭的钱,因为需要保密,还要靠罗伯特贪污建造要塞工程款,以及西斯托的私房钱。

罗伯特此时有些绝望的怒骂:

“疯子!那是一群疯子!”

之前算无遗策的罗伯特,面对完全不要命的安德烈有种挫败感。

西斯托已经下令停止射击,因为剩下的破甲箭支已经不足以完成两次齐射。

安德烈部即将抵达弗洛恩角与郑常达部汇合。而此时就算命令全军对福斯特冰丘下的小野东三郎所部发起进攻,也来不及将小野的部队吃掉。一个意外的敌人出现造成了罗伯特分段歼灭的计划最终流产。

实际上,失策的不仅是罗伯特,也包括西斯托。年轻的罗伯特确实没有见过如此不要命的人,而西斯托在伊斯坦布尔之夜,看到过很多高喊着口号,英勇赴死的战士。

只是西斯托固有思想认为,那些财阀贵胄与门阀子弟是不可能诞生真正的勇者的。除非如自己与图雅达克一样,放弃身份背景,为了信仰而战。

所以,当时对计划中可能出现的疏漏,西斯托却一个字没改,因为西斯托也不相信,联邦军中还有安德烈这种不怕死的人,还是小看联邦三杰的实力了。

西斯托叹了口气对着通讯器下令:

“戴姆勒将军,撤退!”

“遵命!”

戴姆勒当然很不甘心,还是决定服从西斯托的命令。

因为戴姆勒已经养成了听命西斯托的习惯,无论命令正确与否,先服从。

可他手下的士兵却不怎么服从,特别是那些自以为是的陆军,谁愿意听那个海军马鹿的,要他们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门也没有。

只有少数的海军战士立刻执行了戴姆勒的命令第一时间撤离了战场,很快违命贪功的士兵就后悔了,随着远方赫克托夫一声怒吼:

“郑将军莫慌,安德烈前来护援!”

整个战局瞬间颠倒,先前占尽优势的自由军瞬间遭遇联邦军的钢铁洪流冲击

自由军的溃散,只发生在瞬间,先前那些不听指挥的陆军,没能第一时间有序撤离战场。此时却仓皇夺路而逃,却服从戴姆勒指挥,有序撤退的海军陆战部队的阵形给冲乱了。

战场就是这样奇怪的地方,就算是千军万马之中,一个人的勇猛,就可能使胜利天平发生了逆转。

安德烈赫克托夫一甲当先的勇猛冲锋,瞬间挽救了黑光虎贲,同时也迫使自由军溃乱,眼见戴姆勒的部队就支持不住了。

战场的也是个公平的地方,战场的两侧,都会有勇者诞生。

被自己人冲乱阵型的戴姆勒,并没有放弃他那些不听话的部下独自撤离,他带着身边十名近卫,在完全不利的情况下,对赫克托夫部发起了反冲锋。

谁都知道,这种时候,只要被联邦军围进去,就必死无疑。

而戴姆勒带着十台战争装甲步兵,硬生生在赫克托夫的包围圈上杀出了一个口子,这也使得绝大多数自由军逃到了联邦军不可踏足之地,海冰面上。

而戴姆勒本人,与他身边活下来的近卫,却被赫克托夫围了进去。

戴姆勒自然也不想就此成为烈士,眼看已经使得主力突围,他又带着活下来的六名勇士,企图再从赫克托夫包围圈中突围。

这谈何容易

好在此时的冰丘之上,西斯托对战况看的一目了然,随即命令破甲弩部队,瞄准戴姆勒突围区域,集中射击。

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很有可能会误伤友军,但西斯托也是豁出去了,戴姆勒一旦被联邦军围死也是死,被友军射死也是死,干脆就赌一把。

并不是每个人都如赫克托夫与戴姆勒这样勇猛,联邦军刚刚对戴姆勒合围,防线还相当脆弱。

眼看天空中又落下红色的星光,联邦军战士急忙举盾防御。

就在这一个间隙,被戴姆勒机甲身中六箭,活生生从防御空隙中挤了出去。

与戴姆勒一起逃出来的,只有两名近卫,其他战士,要么被联邦军砍死,要么死于破甲弩的误杀。

向死而生的戴姆勒,当时并没有生的喜悦,他在为八名跟随自己而倒下的勇士难受,他们只是因为自己的一句命令而死。

用勇士的生命,去换那些违抗命令的乱军,是不是值得

戴姆勒没有算清楚这笔账,无论如何,他都觉得自己是输家。

可后世在评价西元2964年的圣马丁走道战役,戴姆勒是自由军一个闪耀的亮点,也是一个活着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