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同样夜不归宿的时于归无语凝噎,以为是太子找人告状,老夫人特意来训斥她的,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垂头焉脑地不说话。

“罢了罢了,夜深了都去休息吧。”老夫人也倦了,年纪大了,等着柳文荷回来已经耗费了大量精力,如今见她平安回来也困了,便放了两个小辈,让她们自己顽去。

第22章 千秋大典

五更初起,一声长长的鼓声自御前大内里响起,起先鼓声悠扬辽阔,似春雷惊蛰,模糊而振奋。紧接着,鼓声渐起,一声塞过一声,声音越发绵长响亮,逐渐从含元殿开始向长安城四面八方扩散。

随着内宫中鼍(tuo)鼓似水波般传递开,鼓声直至九声戛然而止。此时晨雾朦胧渐去,露出庄严辉煌的大殿一角。

御前侍卫金戈铁甲,身穿铠甲,手持佩剑,肃穆冷寂,清晨的雾霭没有模糊他们的威严反而给了他们无尽的庄严,代表泱泱大国的风华气度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内宫鼓声余韵渐歇,忽得,长安城三座城楼上戒晨鼓同时响起,像是一根绳子牵扯着三只手,鼓声整齐辉煌,鼓声时缓时急。三座相聚数千里的城楼竟然完全同步,百声钟鼓齐鸣后,乐声停止,而天空倏地明亮起来。

今日圣人五十千秋大典,长安城内五品以上官员,大英国各地封疆大吏及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奔赴入长安,只为了这次盛宴,宣武门外轩盖如市,仆役如云。

待漏院内,御史台众多御史再次检查各位官员衣着佩戴,形容举止,平日里待漏院总是三五成群,各自成派地分散各地讲话,今日全都恭恭敬敬地按顺序站好。直到他们听到三鼓齐鸣声渐止,神情皆为一振。

刚刚从太庙刚回来的太子瞬间从沉思中回神,他敛神垂目站在最前方,查看皇子亲王的御史露出满意的神色。

太子姿态从容,穿着得体,从不需要御史监督,向来最为御史放心,他身后站着身着皇子衮冕三位成年皇子,大皇子安王殿下,二皇子荣王殿下,五皇子尧王殿下。

负责亲王皇子的御史颇为头疼,前两位成年后便上过朝,大皇子一向循规蹈矩,不爱冒尖,二皇子沉稳有理,从不出错,五皇子虽以成年却至今还没上朝议事,是以今日第一次上朝,因之前佩戴金龙五爪玉佩违制事情现在还是神情不悦。

门外,黄门力士站在金水桥前,屏气挥手,用力挥鞭三下,长而柔软的鞭子在空中发出尖利鹤鸣。

三声鸣鞭后,太子理了理衣袖台步走出待漏院,神情肃穆向含元殿走去。一行人动作轻而迅速,穿过微亮的天空,在一排排元前禁军中穿梭而过,跟在太子身后走向今日大典。

惠安帝穿青黑色玄衣,下套黄赤色纁裳,腰系白罗大带,垂挂蔽膝。黑色玄衣用金丝勾边,五色线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黄赤色纁裳则以轻重缓急,从上而下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华丽厚重的衣服在长明灯下闪着熠熠金光。

他端坐九阶明台上,十二旒冕冠长长垂落,红色朱缨系在下巴处,让人窥探不了圣人心思。他看到年轻太子的身影在薄雾中矜贵端庄地缓慢走近,他和皇后只有一双眼睛极为相似,琥珀色琉璃双眼,不管看着谁都像是被人温柔注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