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页

我回答说正是。

伯母又问:国事至今未决?

我回答说今明两年必定见分晓。

伯母说好男儿为国家他自然无话可说,只是可怜了媳妇,守着一个年幼的儿子过着寡妇的生活,后来伯母听说我要来看你,她就说了,如果你在外面有了女人,养在外室即刻,不得带回家中……还嘀嘀咕咕的说在外十年为何不带上弟妹,以至于耽误了子孙……”

孔远达自从听李常说起老母的话,就弯着腰恭听,等李常说完之后才苦笑道:“我在涿鹿一日三惊,哪里有沾染女人的想法,家母多虑了,拙荆向来贤惠,小弟有她一人足矣。

我来辽国之前,拙荆已然诞育了博儿,何来亏损了子孙只说?”

李常大笑道:“老人家总是嫌弃自己膝下的子孙少,十年苦熬,子正兄亏损了至少五个子孙,老人家埋怨一下也是正理。

不过你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大将军的兵锋已经抵达了铜头关,不日将会抵达奉圣州,涿州自然也在将一鼓而下。”

孔远达笑着点点头,然后朝李常施礼道:“李兄且宽坐,待我读过家书之后再与李兄长谈不迟。”

李常笑着答应,见孔远达匆匆的进了内室,这才有功夫打量一下自己面前的这座木楼。

木楼是标准的北地格式,粗大的木梁撑起整座木楼,梁柱之上没有上漆皮,也自然没有雕梁画栋,木头的原色已经看得不是很清楚了,十年的烟熏火燎,变成了一种古怪的暗黄色。

看着横梁上吊着的几块腊肉,再瞅瞅原木拼凑成的桌椅,李常不由得长叹一声,在这样的环境里还坚持育人十年,孔氏一族的声威能够千年不坠自然有他可取的地方。

第三十五章 谁是鱼肉?

李常在木板上坐了很长时间,才看见孔远达双眼红红的从里间走出来,无声的抱抱拳以示歉意之后,就呆呆的坐在李常的对面一言不发。

李常笑道:“刚才我无意中看了你摊在桌案上的笔记,发现十年以来你总共教授过六千三百人读书认字,这让我非常的惊讶,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孔远达低声道:“这很容易,只要给一个孩子教会了几个字,我就要求孩子把从我这里学到的东西再教给五个人,这样可以抵消束脩,教的人越多的孩子,还会获得我特殊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