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云峥被这句弄得莫名其妙,奇怪地问道:“明公何出此言?”

刘玉成喟叹一声道:“贾昌朝罢相,退职还乡了。”

云峥摇摇头说:“事情根本就和贾昌朝罢不罢相无关,一个将主一口气将四万多人的口粮全部拿走,这根本就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如果文汉臣不是这样贪得无厌,我能理解他在离职的时候弄一点钱粮的想法,只要不超过三成,我就会由他去做,如今他为了钱财不惜将这四万人逼到绝路,明公有没有想过这四万人走投无路之下造反怎么办?

到时候不光是末将遭殃,就是张公,和您都逃脱不了干系,他既然不顾我们大家肆意妄为,那么我们自己有什么理由替他着想?”

刘玉成恨声道:“你就没有想过这件事怎么收场吗?文汉臣定是死了,他的部下也死光了,难道说你打算推到盗贼身上?别忘了,咱们蜀中这次已经把盗贼给剿灭了。”

云峥笑道:“大丈夫行得正,走的直,您尽管据实上报也就是了,只是您要帮属下多说一句啊,就说卑职是为了平息厢军怒火才这么做的,要不然会有哗变。”

“无耻!”刘玉成从来没见过这么无赖的人。

“武胜军有饭吃了,卑职无耻一些也无妨,家里妻子还有身孕,卑职出不得岔子,要是按照军律,卑职的孩子就要劳您看护了。”云峥懒洋洋的道。

刘玉成怒极反笑:“嘿嘿,你还知道自己犯了军律?你还知道这是砍头的罪过?你还能想起家里的妻子?老夫以为你做事勇往直前不管不顾呢。”

云峥无奈的道:“明公啊,没把人逼到绝路上,谁会去干这些事情?当时的凶险情形您不是没看到。就算甲子营大发神威将这四万人全部杀掉,您以为煌煌青史能饶了我们?

相比之下弄死文汉臣就简单多了,麻烦也少,收拢军心是其一,安定成都府的民心是其二,这就叫做两权相较取其轻。再说如今贾昌朝完蛋了,您的部下就死了一个都监,还是一个离任的都监,卑职敢肯定,您就算报上去了,上面的大佬也不会当成事,大宋的都监多如牛毛,死掉一个两个还能给别人腾位置!”

刘玉成努力了好久才让自己平静下来,沉声对云峥说:“保证这些人的生活,再出岔子谁都保不住你,你的胆子太大,心太狠,如果你能离开蜀中,老夫会极为庆幸。”

云峥把脑袋搁在椅子上道:“武胜军,不,少年军其实就是为打仗而生存的,蜀中如今歌舞升平,我们留在这里也没有用武之地,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去边关,或者蛮荒之地作战,明公就算是想撵少年军,也没人撵了,少年血,必将洒在疆场!”

第四十七章 追粮

文臣有苦衷,武将有苦衷,甚至皇帝也有苦衷,于是,最后牺牲的只能是这些百姓的利益,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已经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万骨愿不愿意枯,是没有人会跑去问问他们的意见的。

云峥打定了主意,既然文汉臣问都不问的就把别人牺牲掉了,他就打算把这种被人抛弃的滋味也让文汉臣自己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