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三更合一

顾凝宸很快想到,康熙估计是给几个工坊留的铺面。

除了拍卖会之外,一些不够精美的次品也能放在铺面里卖,物以稀为贵,也能卖上大价钱。

康熙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剩下的这些好铺面,一部分留给工坊,比如时钟和御糖。

当然客人来买也是限量的,每人只能买一定限额,多了就不行,给再多的价钱也不可以。

如此就能更多人尝到御糖,自然对这个的需求更高了。

康熙很是明白西洋人多喜欢糖,只怕恨不得掏空家产来买。

在拍卖会上,被拍下的人很少,却是头一茬尝到御糖的人,面子有光。

如今御糖积累的数目相当多了,也能放在铺面里卖,而不是像刚开始那样比金子还要贵,一般贵族都吃不起。

哪怕每一小份能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来,数量还是太少了一点。

放在铺面里面,价钱可能压下一点,但是架不住数量多,赚到的银钱就相当可观了。

另外皇庄里的甜菜大丰收,除了留种之外,基本上都用制糖机做成御糖。

康熙并不爱甜食,顾凝宸也是如此。

所以宫里只留了一点,其他康熙都打算开春之后放在边境互市的铺面里卖。

另外还有茶叶、丝绸、瓷器和玻璃器皿,甚至还有特制的礼盒,就跟上回的锦盒一样。

用上好的木材,然后开个天窗,能够看见里面的东西,天窗却是用玻璃做的。

如今烧制的玻璃几次改良,已经很接近透明的颜色,打磨得透亮光滑。

光是这么一块玻璃就价值不菲,所以这个礼盒自然价钱也不会便宜。

客人需要就买上,送礼的时候倍感有面子。

顾凝宸估计这些买家不会想到,玻璃的成本其实不高,如今工匠已经掌握住烧制玻璃的诀窍,速度一天比一天快。

就这么小一块玻璃,他们一天就能烧好几大块,切开出十几个小块玻璃来。

比起这锦盒的价钱,简直跟抢钱没什么两样了。

顾凝宸是看出来了,康熙开这边境互市,就是去抢俄国人的钱。

什么贵就卖什么,但是有些货物禁止售卖。

比如盐,比如粮食、铁器和火木仓,这些都是明文禁止的东西,谁敢私下卖给俄国人,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康熙也私下让王谈跟商人们透露他那些商铺要卖的东西,全是高端货,其他人总不能卖点便宜小玩意,那就太掉价了。

再说了,能去边境互市的,必然是俄国贵族居多,普通的货物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要是千里迢迢送过去的货物卖不出去,那投入的钱都要打水漂了,商人自然不愿意。

于是他们都列好货物的单子,彼此还互相透了消息,免得卖一样了,之后两边就要抢生意,谁都要不痛快。

还不如每人卖一种,或者同一种却不太一样的东西,就不会自己人打架了。

比如这边卖绫罗绸缎,另外的人就可以卖成衣,送上几个手艺一等一好的绣娘给客人量身定做,这样就不会打起来,甚至还能合作。

卖布料的可以跟客人去隔壁做成衣,价钱能减一点作为诚意。

卖成衣的可以让客人去隔壁挑布料,一个买卖两家都赚了,何乐而不为?

反正互市万事俱备,就等那座边境的小城池建好了。

这压力就到了俄国人那边,他们吭哧吭哧建城,康熙只管等着就行。

天也开始冷了,重华宫的地龙早早就开了起来。

今年事事顺利,国库的进项不错,哪怕研究火炮的缘故费了不少钱财,架不住赚钱的地方多。

等明年互市一开,又是一大笔收入进来,康熙心情不错,大手一挥,就想今年过年热闹一些。

这过年宫宴的事宜,依旧交给几个妃子一起来办。

大阿哥和小太子也终于面壁思过足够长时间了,前阵子被康熙关起来,让他们抄书。

什么时候抄完了,什么时候再出来上课。

康熙明显是真的气狠了,只罚太子不够,还连大阿哥也一并罚了。

惠妃知道后替大阿哥打抱不平,他见到猎物就直接打了,哪里会想到母熊跑到太子那边,还被太子赶到皇太后那边去了?

但是康熙明显觉得两兄弟都有错,要罚一起罚,她也不好说什么。

惠妃不能见到大阿哥,只能偷偷派人给他送点吃的。

后来被康熙知道后,让人送了回来,叫惠妃之后不敢再偷偷送了。

顾凝宸知道后十分无奈,康熙要罚两个小阿哥,却也不至于饿着他们,不给吃的穿的那么离谱。

惠妃是关心则乱,偷偷送吃的,好像康熙会虐待两个儿子一样。

这就算了,惠妃这表现也很明显,就是觉得大阿哥没错。

她这偷偷送吃的过去,就是支持大阿哥。

虽说当额娘的,都觉得自家孩子是最好的,不觉得他有错也能理解。

只是大阿哥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惠妃这样就让他也觉得自己没错,康熙罚自己是因为不能只罚太子的缘故,这就麻烦了。

康熙也是这么想的,对着顾凝宸叹气道:“保清写的悔过书送上来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一看就不是真心觉得自己错了。”

他只觉得大阿哥越发让人头疼,顿时对惠妃十分不满。

康熙当然也明白,大阿哥养在宫外,惠妃对这个孩子心有愧疚,所以就格外宠爱一些。

好在大阿哥回来后在惠妃身边没呆多久,就挪到阿哥所去,不然都不知道要给惠妃宠成什么样子。

于是康熙就下命,以后挪去阿哥所的小阿哥,生母要见,一个月只能两次。

如今挪去阿哥所的就只有大阿哥一个,不用说这个命令是针对谁,不是瞎的都能知道。

惠妃又是害怕又觉得丢脸,索性称病关起门来,宫宴的事都不沾手了。

康熙就差没直接指着惠妃的脸骂了,她实在没脸出来见人,就连最想要处置的宫务都交给其他妃子去了。

宜妃听说后,跟身边的大宫女明露感慨道:“惠妃也是傻的,大阿哥如此冲动,跟太子又不对付,说身边没人有意无意引导,我是不信的。“

惠妃不劝着点大阿哥,还助长了这个气焰,叫大阿哥和太子的关系更糟糕了。

明露不敢议论后宫两位小阿哥,宜妃也只感慨几句,很快就放下了。

只要她的五阿哥过得好,大阿哥和太子怎么斗,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毕竟五阿哥养在皇太后身边,以后长大了,也跟皇位争斗没关系,更不会牵扯到大阿哥和太子当中。

康熙不是没察觉到这一点,早就把大阿哥和太子身边伺候的人全换了。

但是他们从小就被人有意无意带歪了想法,一时半会都扭不回来。

两兄弟非要过得跟斗鸡眼一样,着实是康熙想不到的,他都忍不住叹气了。

听见他叹气,顾凝宸也知道康熙发愁两个小阿哥如今正是斗来斗去,还都是不服输的性子。

康熙跟大阿哥解释不是太子的缘故,大阿哥压根就不信。

气得他都想打孩子了,不过也明白,把大阿哥打一顿也于事无补,反而让这孩子更坚定觉得康熙偏心太子。

康熙忍不住对顾凝宸说道:“保清养在外边几年,宫外的大臣家里总归知道他的身份,不敢怠慢,什么都顺着他,才变成他如今这个性子。”

加上回来后,惠妃多年不见大阿哥,更是宠上天了。

哪怕没多久大阿哥就搬去阿哥所,惠妃还是嘘寒问暖,每天都送吃的穿的过去,生怕他受一点委屈。

谁让大阿哥不顺心,伺候的人就立刻被惠妃换掉。

余下的人更不敢忤逆大阿哥,事事都顺着他,做错了也不敢提醒,让他这性子越发糟糕了。

康熙想了想就道:“老三也有三岁了,就别养在钟粹宫,直接送去阿哥所好了。”

就荣妃那宠爱三阿哥的样子,跟惠妃是有过而无不及。

身边换成他亲自挑选的人,又不让生母插手养育小阿哥的事,这性子应该就歪不了。

荣妃直接给康熙的决定给弄懵了,冷不丁的怎么就要让三阿哥搬去阿哥所去?

得知是大阿哥和太子的缘故,荣妃简直欲哭无泪。

她自然舍不得三阿哥,却也不敢忤逆康熙的意思,抱着三阿哥就哭了起来。

三阿哥给荣妃哭懵了,一脸疑惑道:“额娘,儿子就是搬去阿哥所,很近的,也在宫里面。”

他就换个地方住,荣妃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吧?

被自家儿子没心没肺的样子气到了,荣妃哭得更伤心了:“你这小没良心的,搬出去不跟母妃一起住,你就高兴了?以后每个月只能见母妃两回,就不能天天在一起了。”

三阿哥被说得小脸皱了起来,也有些犹豫。

来送口信的是李德全,听了荣妃这话就道:“娘娘,皇上让三阿哥在年后开春才搬去阿哥所。”

言下之意,三阿哥还能住到年后去,这中间起码有小两个月准备,也让两母子能过渡一下,别是一下子就分开那么不人道了。

李德全又道:“皇上的意思是,小阿哥聪慧,如今早早去了尚书房听课。小阿哥双手还太稚嫩,不好这么早练字,跟着听课背书,以后学习也能一日千里。”

荣妃听着心里暗暗点头,她是知道三阿哥聪慧,每次上堂后回来也能背上几句。

可惜她如今刚刚学识字,三阿哥背下来那些她压根就不懂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能指点一二。

这意思是康熙已经让三阿哥开始学习了,比太子还要早两年去尚书房。

他这早两年先背书了,以后必定比大阿哥和太子的学习还好!

光是想想,荣妃就满心骄傲,她的儿子就是这么棒!

看荣妃有所松动,李德全这才功成身退。

他心里对康熙极为佩服,显然康熙很了解荣妃,示意李德全在荣妃十分激动的时候把后边的话说了。

果不其然,荣妃立刻不哭了,还赶紧让人开始准备三阿哥读书的东西,另外阿哥所那边也叫人打扫一番,布置了起来。

哪怕两个月后三阿哥才搬过去,房子许久没人住就特别冷清,没一点人气。

角落打扫就不如住人时候仔细,要是有什么虫子虫卵在角落,开春的时候长了不少,咬着三阿哥娇嫩的皮肤就不好了。

哪怕三阿哥还没练习写字,文房四宝要事先准备好,还得借一些适合他看的书放进阿哥所里面,得空的时候也能看看。

被褥、枕头、衣服鞋袜这些更要准备,春夏秋冬都要准备不少。

荣妃索性让宫里的绣娘多裁剪几件衣服,让三阿哥也能换着穿。

她这边闹哄哄开始准备,倒是顾不上处置宫务。

于是最后准备宫宴的就是宜妃、德妃和温妃了,温妃之前得了风寒,稍微好转一些就过来帮忙。

顾凝宸让她多休息,反正宫务这些让宜妃和德妃来,两人都绰绰有余了。

宜妃也是这么个意思,心疼道:“你这小脸看着都瘦了,身子骨更重要,这点小事我和德妃看着处置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