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更合一

拖尔弼那边感觉天都比以往要晴朗,身边都消停下来了。

慈宁宫这边要准备给五阿哥办洗三,不打算大办,毕竟这孩子也算是艰难出生。

按照太皇太后的意思是压一压,等满月或者周岁的时候再大办也不迟,重要的是让五阿哥养着,尽快好起来。

洗三的事,皇太后也没让顾凝宸来操劳,她这边吩咐身边人就能办妥了。

除了顾凝宸和宫里的几个妃子之外,佟佳氏还养病没来,只叫来了宜妃的额娘。

顾凝宸来的时候,其他妃子已经到了。

不过她的重华宫最远,哪怕提前一些过来,也需要费时间。

顾凝宸看着被奶娘抱出来的五阿哥,面色比刚出生的时候好多了,没那么发青,却还是些许苍白,还得养一养才行。

担心五阿哥冻着,皇太后把洗三的地方选了暖和的宫殿里头,周围还放了几个火盆。

嬷嬷往水盆里扔金银裸子、珍珠和其他宝石首饰,怕砸得疼了,她特地往水里扔,不敢往五阿哥身上扔的。

就是这样,五阿哥还是哭得厉害,声音相当洪亮,听着就是个中气十足的孩子。

显然他当初出生的时候没伤着底子,让顾凝宸是松了一口气。

她带来的礼物是小孩子戴的银镯子,上面刻着福纹,简简单单却带着祝福。

宜妃的额娘听闻当初因为定贵妃给的一个偏方,才得以让宜妃平安生下五阿哥,十分感激,特地过来跟定贵妃行大礼。

顾凝宸吓了一跳,赶紧让金桂把人扶了起来:“不妨事,宜妃和五阿哥平安就好。”

在场的几个妃子知道,当初宜妃生下五阿哥的时候,因着这个偏方的缘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给定贵妃送去赏赐。

这确实该赏,定贵妃谦虚,说只给宜妃争取了一点时间而已。

但是生孩子的时候,多一点时间就多一分活路,尤其是孩子。

毕竟女人生孩子都像是过鬼门关,能大人孩子都保住,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就是定贵妃那天想起一个偏方,以后自己出什么事,御医束手无策的时候,她会不会能想起别的偏方,救下自己来?

惠妃这么想着,对顾凝宸是越发恭敬和亲近。

顾凝宸隐约猜出她的意思,心下好笑。

她并不擅长医学类,恐怕要让惠妃失望了。

洗三的时间不长,也是为了五阿哥着想,没叫他冻着。

只稍微洗了洗,就给五阿哥擦干净身子,用厚实的襁褓包起来送进里头。

皇太后请几人进去坐一坐,顾凝宸刚坐下,就听她用蒙语笑着道:“你之前送来的书很好,比我之前那本更有意思。”

顾凝宸也笑了:“太后娘娘喜欢就好,我也是正巧看见这本书,看完后感觉很有趣,就给太后娘娘送过来了。”

宫中寂寞,能有一本排解思乡之情的书,确实这礼物是送到皇太后的心坎里了。

她每天让女官用蒙语读一读,仿佛能看见曾经出生长大的草原就在自己跟前一样。

这书是写得真好,把如今的草原写得极为真实又细致。

里头的商人住的地方离皇太后的家乡不远,偶尔还会过去做买卖,形容了当地漂亮的景色和热情的人群。

皇太后反复听着,就能想象到自己的家乡比起以前要好多了。

惠妃凑趣问了问是什么书,一听是一个去草原做买卖的商人写的,也顿时来了兴趣。

皇太后就让女官拿了书来,从头给念一念。

只念了一段,惠妃就听得颇为入神。

她心想自己去翰林院借的书,也就那么一两本能看看,其他都没什么意思。

果然读书人挑的书才好看,看看这定贵妃给皇太后挑的书就如此有趣,听得人都不想走了!

惠妃是这么想,荣妃也是,她想到自己借的书也大多没什么意思,心下顿时叹气。

德妃还好,温妃是识字的,看过一些书,不算很多,听着皇太后这书念完一段后,忍不住问道:“贵妃娘娘这是从哪里挑的书?我去翰林院借了几本书,看着都不怎么有意思。”

顾凝宸听着就笑道:“我那边的书还没看完,正巧看到这本。有几本书我看着不错,让人列了书单,你们瞧着喜欢就让人去翰林院借来看看?”

温妃就笑了:“那敢情好,我在这就先谢过贵妃娘娘了。”

顾凝宸回忆了几本书,让身边的陈女官用小本子记下,写了几份递给几个妃子身后的宫女。

皇太后看着陈女官手里的小本子很感兴趣,尤其手里还拿着一支笔,并不需要沾墨就能写,很是方便。

见她好奇,顾凝宸就示意陈女官上前把东西给皇太后看看,又解释一番道:“这是我让人做的小东西,平日要临时记下什么,也十分方便。”

皇太后就笑道:“定贵妃你这做的东西总是特别有意思,我也想要一些给身边的女官用,平日要清点库房的时候也方便。”

以前都要在桌前铺上文房四宝,然后一边清点,一边有太监过来跟女官禀报,好在桌前记下。

如果有了这个小本子,女官就能直接站在库房里头,听着人一边禀报一边记下,要方便得多了。

顾凝宸不意外皇太后转眼就能想到这小本子和铅笔的方便之处,还能用在适合的地方,就笑着点头道:“我那边加紧让人多做了一些,回头就叫人送到太后娘娘这边来。”

这原本就不是多难做的东西,康熙用着也挺喜欢的,已经让内务府那边抓紧多做一些,分发给底下大臣来用。

商议的时候,大臣也能立刻用本子和铅笔记录下来,不至于回头漏掉了一些。

顾凝宸想到对读书人来说,这东西就更合适了。

平日走在路上,对文章或者诗句的时候忽然有了灵感,想要记下来,却要到处找文房四宝。

等找到的时候,那点一闪而过的灵感可能就没了,着实可惜。

这东西搭配卖得话也不贵,想必会有很多读书人会喜欢。

顾凝宸从慈宁宫回来后,就跟康熙提起这事来。

康熙就点头道:“不错,大臣们用着就不错,给底下读书人学习的时候用也合适。”

铅笔对纸的要求不高,哪怕不是纯白的,或者特别光滑平整的上等纸也能用,稍微适应一下铅笔就能写得又快又好。

而且还能写得更小一点,特别省纸张,对贫苦一点的读书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就是要推广起来不容易,毕竟这东西他们觉得好,没用过的人光看着哪里知道好不好用。

怎么都得试用过,才清楚好不好用。

顾凝宸想到拖尔弼负责的纸笺也差不多上市了,如果搭配这个小本子和铅笔作为赠品来卖,估计也合适。

因为用纸笺的基本上都是读书人,他们用着这赠送的小本子和铅笔,很快就知道这东西好用在哪里,以后也能接着买了。

一事不烦两家人,直接让石竹斋负责此事,也就不必另外找人那么麻烦。

康熙微微颔首,感觉顾凝宸想得足够周到,就笑笑道:“这都不必朕多想,你都想明白了。”

他一时觉得顾凝宸是真的体贴,事事为自己着想。

读书人多了,用这小本子和铅笔的用功,以后考取功名的人只会更多,自己能用的能臣也会越来越多。

另外这小本子和铅笔看着东西不贵,买起来不心疼,但是读书人的数量庞大,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少进项了。

康熙越发觉得顾凝宸的脑瓜子里头究竟有多少东西,怎么做个方便带着的小本子和铅笔,转头也能挣钱了?

不管如何,这是个好主意,康熙转头就让拖尔弼去办了。

石竹斋又多了个买卖,石岚别提多高兴了,一个劲感谢拖尔弼。

他觉得要不是拖尔弼推举的话,康熙哪里会想到自己这么个印刷工坊,得了纸笺的买卖已经很不错了,如今又添了一项。

小本子容易做得很,尤其巴掌大小,不费多少纸,一刀纸能裁出不少来。

另外纸张也不必要求很高,石岚琢磨了一下,就打算分开几个品级来。

毕竟读书人里面有家底不错的,也有家底差一点的,有些就更差了。

所以这赠品,也会随着纸笺的价钱有所不同,分门别类来放。

不然上等的纸笺附赠的小本子却是纸张很差的,哪怕再好用,那些家底不错的读书人压根不会去用,不用哪里知道好不好用呢!

拖尔弼原本就是个传话筒,想着这事简单,找石岚来吩咐一番就是了。

没想到石岚如此周到,只沉吟一会就提出了这个法子,叫拖尔弼十分满意。

果然石岚虽然年轻,到底是商人的儿子,哪怕刚接手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如今适应之后这脑瓜子也比常人要好使得多。

于是拖尔弼点头道:“很好,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回头我会跟皇上禀报。”

他回宫去御书房跟康熙禀报了此事,后者听了点头道:“不错,你选的印刷工坊着实可靠。”

要是只听命行事,那固然没错,但是戳一下就走一步,还得上峰来琢磨,那就太被动了一些。

好在石岚不傻,还知道想得周全,叫拖尔弼轻松了许多。

拖尔弼笑着美言了两句:“石岚虽然年轻,确实很有经商的天赋,工坊在他手里也能蒸蒸日上。”

聪明人多的是,像石家这样既聪明又仁义的不多,尤其对底下的老师傅多有照顾。

哪怕印刷工坊稍微艰难的时候,也没有克扣老师傅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