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页

后来才知道这炮兵自然有炮兵的打法。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越军有在反斜面打游动炮的方法,而我军炮兵同样也会在战斗的过程中找到解决之道。

我军炮兵将这种方法叫做“广撒网捞小鱼”,也就是我们不求一下子就能捞到大鱼,也不求将越军这些游动炮一网打尽,事实上也不可能一网打尽,除非我们炮兵的数量是越军的十几倍。

简单的说,就是在越军这么打炮的时候,我军炮兵抓住几个点进行覆盖性轰炸。

就像刚才,越军迫击炮一共十二门,差不多一个迫炮连,而我军有两个迫炮连。

越军一开炮我军的炮瞄雷达上就会有十二个越军迫炮阵地的位置,这时我军如果用两个迫炮连打这十二个目标的话,由于越军已经转移了阵地所以很有可能一条小鱼也捞不着。

但是,如果我们用一个迫炮连集中打一个目标,也就是两个迫炮连只选择其中两个目标来打,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一个迫炮连只打一个目标,而且这个迫炮连的十几门炮还是均匀的散布在目标周围,于是就变成了一种炮火覆盖。越鬼子就算是打了一炮马上就转移位置吧,但转移速度总是有限的,除非他们拥有像“闪电侠”一样的速度,否则怎么也不可能在几十秒内就逃出我军迫炮部队的覆盖范围。

于是可以预见的是,越鬼子只要一开炮就会少两门,再一开炮又少两门……用不了多久一个迫炮连也就没了。

应该说这种方法的确很有效,因为越军方面沉默了好一阵子也没有反应,既没有对我军发起进攻也没有朝我山顶阵地打炮。

我想,他们这时候已经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对我军发起进攻吧,在中国军人的反击及炮火支援下很难有什么效果,步兵硬冲无疑会遭受大量的伤亡,炮兵轰炸的话又会越打越少。

不进攻吧,难道就这么让一支中国军队向刺一样扎进他们阵地?更何况这支部队还在其指挥部旁边,这让越军指挥官怎么能睡得安稳。

但是我相信越军最终还是会选择进攻的,因为在这时候如果还选择沉默,那几乎就意味着承认失败,那就不仅仅是战术丢了一个阵地的问题了,这将会直接打击到越军整支军队的士气和信心……这可是被他们给包围了,如果这样都拿不下来,那接下来的其它仗还用得着打么?干脆把这者阴山让给中国人算了。

所以,在越军沉默的时候我就加紧下令战士们构筑工事。

不过这个却不太容易,原因是我们这次的计划是打完就撤,所以并没有带多少构筑工事的材料,好在我们还是在越军的战壕里发现了不少麻袋,于是就用这些麻袋装上了沙石堆垒成一个简单的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