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页

如果换一种思维考虑,我们的战略目的是捕俘,而不是跟越鬼子斗气,于是局面就豁然开朗了。

就像侦察大队最后得出的结论一样:捕俘点过于密集。

其话外之意,就是要分散到其它地方去展开捕俘行动。

这当然是正确的,要知道中越边境可是将近一千五百多公里,老山只不过是这其中的一个点。在这么长的防线上,老山一带的越军有了防备,并不代表其它地方的越军也有了防备。就算整条防线上的越军都得到了消息,这么长的防线也不可能会每一处都没有漏洞。

其次,如果我们分散捕俘点的话,就会使得整个防线的越军人心惶惶的,防了这边防不了那边,防了那边又丢了这边,这就会给越军心理上的一种压力。

这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没有攻不破的防线”,越军特工对我们进行的特种作战也正是使用这种战术思想。

所以没说的,我对此当即就表示赞同,并让许良斌在这个战术思想下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计划很快就出来了,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就是随机应变的更换捕俘点见缝插针,甚至许良斌还把侦察大队给分散开来使用。也就是以往一个营的侦察大队集中在老山一带,现在就以排为单位分成几个部份分散到整条战线上各自寻找战机。

这么一来还真像我之前所想的一样,搞得越军防线人心惶惶穷于应对了。

更为有趣的是,许良斌其实一直都没有放弃老山这一带的战场……就像之前说的,做为了我军战士的一员,他心里其实还是有那种“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思想,只不过理智让他暂时把这种思想往心里压一压。

但他其实在暗中留了一手,也就是安排了两名侦察员暗中观察留意老山一带越军的防备。

就像他希望的那样,时间一久,同时也是防线各处都发生捕俘事件,使得老山一带的越军以为中国军人已经把捕俘转移到其它方向了,于是就放松了警惕。

而恰恰就在这时,许良斌又召集了侦察大队回过头来狠狠的打击了越军一次……那一晚许良斌竟然同时派出了五支捕俘队,成功的俘获了四名越军俘虏,只俘获四名是因为还有一组因为下手太重竟然将俘虏对像给打死了。

这也可以说是侦察大队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了,而越军方面却是对侦察大队这种变化无常的策略大感无奈。

对此江师长特地给我打了个电话,他在电话里头哈哈笑道:“还是你们合成营有本事,咱们以前就算是打一场大仗也没抓着几个俘虏……你们一来咱们的俘虏营都不够住了。”

这一点我是相信的,我也是在战场上跟越鬼子交过手的人,知道在战场上要抓越军俘虏……除非是重伤昏死过去或者被咱们几个人强行按着无法动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