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页

“更何况……”我接着说:“要是咱们连工事都不做的话……越鬼子这省下来的炮弹当然不至于放着不动,它们很快就会把炮口转向浦六德或是叫卡山了!所以……这防御工事不管怎么样都得做,只是我们不能再用以往的方法来做!”

“不能用以往的方法来做?”闻言刀疤不由满脸的疑惑。

“对!”我说:“对于那些藏人的坑道……因为其开口必须要大,所以坚固性自然也差,这些坑道在下一次战斗中还是很有可能在越军的炮击之下倒塌,既然这样……咱们就不需要在这些坑道上花太多的力气了嘛,做个样子能躲人也就可以了!而另一方面吧……这弹药和补给对我军来说又相当重要,所以我们就必须构筑一些更坚固的,也就是开口较小的坑道来储存弹药……这样一来……开打时我们就不至于没有弹药可用嘛!”

“哦!”刀疤点了点头,这时才明白我所说的另一方法是什么意思。

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卡山战役(十六)

定下了战略方向之后,准备工作紧跟着就展开了。

这个准备工作我们是同时从几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法卡山上防御工事的重建,这也是最困难的一项……原因是越鬼子的攻势虽然被我们给打退了,但他们为了增加我军工事重建以及对法卡山补给运输的难度,其游动炮对我法卡山的炮火封锁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这又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的又一明证……越鬼子因为炮兵没有我军强大,这逼得他们在平时就十分频繁的使用“游动炮”这种相对较为灵活的战术。越军甚至还因此而掌握了我军炮击的时间间隔……从越军打出第一发炮弹起,我军炮兵需要观测、计算接着与后方的炮兵进行联络……这时间间隔一般是十分钟,也就是说十分钟之后中国军队的炮弹就会纷拥而至。

于是越军炮兵总是迅速地打了个七、八分钟之后就转移……

反观我军炮兵,虽然比越军强大……但却因为没有很好的办法对付越军的这种“游动炮”,所以常常还处于被动的局面。

当然,我军炮兵也不是一直处于被动……比如有一个炮兵观察员就想到了这样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个炮兵观察员姓陈,因为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叫陈老三……从这就可以看出他是出自一个没文化的家庭,否则这名字不会取成这样嘛!

但是别看他名字这么土不拉叽的,人却长得斯斯文文……而且还是从军校出来的,只不过还没毕业就匆匆加入部队了……这时部队需要这种有文化的兵来充实部队,所以往往还不等学员毕业就让他们加入部队边打边学了。

其实这种方式反而会比军校毕业出来要好得多……原因就不用说了,实战经验课本上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再加上真实战场那血淋淋的压力……绝对要比呆在课堂里或是训练场上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陈老三就针对这个问题想到了一个办法……他通过观察,发现越鬼子的炮兵阵地换来换去位置都相差不大……经过他的分析,他认为这是因为越南大多是山地,很少有适合炮兵展开的开阔地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