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页

“苏军没有多少部队护送!”站在旁边的阿杜扎伊插嘴道:“因为这批回去的装备有相当一部份是坦克,而且自行高炮等本身就有很强的战斗力……苏联人觉得这已经足够抵挡游击队的进攻,所以仅仅只派两个连的步兵和有限的几架直升机侦察!”

这一点也很正常……经过这么多场战斗,坦克这玩意也被证明并不适合阿富汗战场……要消耗大量的燃油不说,坦克炮的还打不到身在高地上的敌人……那就纯粹只能当作机枪堡用!

“可是……”赵敬平又提出了个疑问:“要缴获自行高炮这些东西可是没那么容易……苏军完全可以在逃走之前把这些东西炸毁!”

“苏联人这一回是用阿富汗政府军把这些装备开回去!”阿杜扎伊说:“他们这一回的目的是把装备运回去……所以用了很多阿富汗人,我们可以联系政府军里的内应……”

“哦!”听着阿杜扎伊这么说,教导员和赵敬平不由连连点头,如果是这样计划的话……那的确是大有可为,毕竟我们山谷的北面离萨朗公路中的一段只有十几公里远,只要我们动作快……就足可以在苏军反应过来前就把那些装备开回山谷了。

只是……这事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第九十九章 异心

“你这个情报准确吗?”我问。

“准确!”阿杜扎伊点了点头:“这是我们安插在苏军中的内应给的情报,他是个翻译……所以得到的情报又多又可靠!”

“嗯!”我点了点头,如果真像阿杜扎伊说的那样……这个内应是个翻译的话,那么的确有可能会得到这个情报,毕竟苏联人要把命令传达到阿富汗政府军时都要经过翻译不是?而且苏联会波斯语的人又不多,阿富汗中会俄语的却又不少……

这是由苏阿两国的关系和悬殊的经济环境决定的……要知道这几十年来苏联相对于阿富汗差不多就是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而且阿富汗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工作机会又少……但同时又有大量的苏联军事顾问以及来自苏联的商人来阿富汗做生意……主要是经营珠宝生意,阿富汗因为多山多石,所以各种宝石矿倒是很多。

这就给一些有文化基础的阿富汗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学习俄语,然后为苏联人担任翻译。

另一方面,苏联人相对于阿富汗人来说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且经济条件又比阿富汗要好得多……这使得他们根本就不屑去学习波斯语来跟阿富汗人抢这个饭碗。

事实上……就算苏联人想抢也抢不过,原因是阿富汗太穷了,以致于苏联人可以用很低廉的价格就雇到一个很好的翻译,而且阿富汗翻译还有本地人脉关系可以利用,于是苏阿翻译这一行基本是让阿富汗人给垄断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苏军在入侵阿富汗时各路人马都在抱怨没有翻译的原因……整个苏联能找出来的翻译还不到十个,这不到十个人却要帮助十万的苏军与阿富汗百姓和政府军沟通……这交流的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苏联才饥不择食的大量聘请阿富汗翻译……这些翻译都是阿富汗人嘛,这其中当然也有一部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于是就成为游击队一个很好的获取情报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