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页

这就给了我们击毁它的机会……‘吹管式’防空导弹虽说打直升机不行,但对付这种静止的目标准确率还是相当高的,于是只听“嗖嗖”的几声……几辆坦克就被打得冒起了黑烟,只吓得其它几辆坦克马上开动起来转用炮塔上的机枪扫射。

装甲车就更不用说了……它的优点就是速度和为步兵提供基本的防御,现在停在山谷外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这火力的确是够,每辆装甲车都有两挺机枪,数量一多那子弹就像下雨似的密不透风。

这如果是在一般情况下……这火力已足以压制住敌人使敌人没有还手之力,但问题是我军在阵地上已经构筑好了完备的工事,有许多工事都只露出一个射孔……就算子弹再密集也奈何不了我们,而我军却可以把机枪自射孔中探出居高临下的朝装甲车扫射……只听“哗哗哗”的一阵乱响,装甲车就被打瘫了好几辆。

苏军装甲部队要真要说对我们有威胁的……还属那种被称作是b的步兵战车,这玩意似乎就是在坦克与装甲车之间的一种装备……坦克装甲厚,火力猛,但行动不够灵活;装甲车行动灵活,但火力太弱、装甲太薄。

而步兵战车吧……火力适中,装备的是一门73的滑膛炮,最大仰角为33度……这个仰角可比坦克的17度几乎要大上一倍。装甲也适中……既不像坦克那么厚重笨拙,也不像装甲车那么薄,而是采用钢板焊接刚好能防127的穿甲弹和穿甲燃烧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什卡式高射机枪。

于是这玩意就难对付了……装甲能防高射机枪的话,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枪械对它都起不了作用。另一方面它火炮的仰角又足够大,射程也足够远……最远射程1300米,这就使得它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在外围一边运动一边开炮……因为它是运动的,使得我军的火炮很难打中它。

好在我军的工事大多都是建在棱线上的……这步兵战车的火炮又是精度不高的滑膛炮,所以对我们的伤害还不是很大。

对我军威胁最大的依旧是武装直升机……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在地形复杂难以机动的地方直升机毫无疑问的会是最好用的一种武器,因为在其它装备都受到地形的制约而限制了战斗力时,直升机却几乎不受地形的影响……它只受天气的影响,但阿富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都是晴天。

苏军这次一共派来了三十架米24……其中十架分别用于配合山谷两头的苏军装甲部队的进攻,这十架没有伤亡。另二十架分别用于掩护两个米8直升机群,空降兵空降之后就配合空降兵作战……这些武装直升机因为中了我军的埋伏伤亡惨重,只剩下了六架。

也就是说到现在苏军的米24一共剩下十六架……但就是这十六架米24也很难对付,原因是这时的他们已经不需要掩护什么可以放开了手脚打,更不会再像刚才一样中了我们的埋伏而让我们“哗哗哗”一口气就干掉十余架……

而反观我们,依旧还是缺乏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武器……高射机枪打米8也许还可以,但对付起米24来就显得很吃力,小口径高炮的确能有效击毁米24,但反应实在有些慢,很难击中在空中高速飞行的直升机,而且体积也过于庞大……整个平台有6米长、2米宽……再加上两个高耸的炮管,很容易就会成为敌人直升机的目标。

不过好在我们的高射炮个个都建有坑道,在战前我又严令必须坚持“先保存自己,然后再考虑消灭敌人”的原则,所以战士们总是打几炮之后就马上把高射炮给推回坑道去躲避……苏军直升机一时也拿我们没有办法。

只是这么一来……直升机又开始在希杰奥山谷上空活跃起来,它们两架一组互相掩护着又是机枪又是导弹,配合着空降兵和装甲部队不断地朝我军山口发起攻击,只打得不亦乐乎……但很显然的是,因为顾及到我军山谷中有相当数量的高射机枪和防空火炮,再加上之前还损失了那么多的“同伴”,他们的进攻已经有所顾虑没敢像以往那么嚣张了。

这种情况既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

在意料之外的是……我没想到苏军这一次会派上这么多的米24投入战斗……我们从政府军投诚来的游击队队员那得到的消息是……整个阿富汗政府军拥有的米24不过10架,苏军的数量不详……这些机密情报苏军是不会轻易让阿富汗政府军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