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想到这里我心下暗道了一声侥幸……这要是真让越军这三十几辆坦克顺利的攻占了桐棉……那我们合成营也就是只有被压着打的份了。

先不说那三十几辆坦克都有坦克炮……就算是坦克及装甲车上的六十几挺高射机枪都会让我们受不了……到时这场仗哪还有什么好打的,越军各式装甲车用火力把我们一压,步兵再接着一冲……十几分钟就可以结束战斗。

而且更厉害的是我们想跑都没地方跑……5186高地那地方就只有一个朝桐棉的方向比较平缓,可这地方却被越军装甲部队及大量的步兵给封死了。其它方向都很陡峭,而且就像我们刚才见到的那样……越军都已经构筑好了防线做好封死我军退路的准备了。

于是乎,如果这一仗按越军指挥官的设想发展下去的话,我们这个营到最后很有可能会被全歼,那么320师不但可以把之前丢掉的面子捡回来,还可以风光一把……甚至他们还可以大吹特吹:“这次5186高地之所以会被中国军队夺走,实际上是我军诱敌深入,有意将高地让给中国军队然后再一举歼灭!”

战争这个东西,话语权从来都是属于胜利者的。关于这一点,用中国的古人的一句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不过现在这场战似乎并不会像越军指挥官想像的那么顺利……因为我们已经顺利的编入了越军装甲部队。

越军装甲部队在等什么呢?

想想我就明白了,他们是在等坦克部队……装甲车的速度要比坦克快许多,特别是相对于夜视能力较差的坦克(越军坦克编队有可能有夜视能力强的t62,也有可能有老旧的美式坦克),于是这时就出现了坦克编队与装甲车编队的协同问题。

这里其实有几个选择,一个是让装甲车放慢速度跟在坦克后面……不过很明显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原因是装甲车与坦克编在一起前进的话会使部队过于庞大……三十几辆坦克再加上三十几辆装甲车,那就是黑压压的一大片,让敌人一顿炮火覆盖就要去了一大半了,尤其装甲车的优点就是速度快,让它减缓速度跟着坦克……实际上就是把最大的优点给抛弃了。

其次就是计算好时间,让两支部队的出发时间错开,然后让两支部队几乎同时到达目的地。

这方法听起来十分完美但其实却不符合战场的实际,原因是坦克随时都需要步兵掩护……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中了敌人的埋伏。

所以装甲车与坦克的协同,有时会采取逐段跟进的方法……也就是装甲车利用其速度及对战场敏感度相对较好的优势先进,一边前进一边配合摩托化部侦察,与坦克部队拉开一段距离后就会找个地方掩蔽等待坦克跟进……特别是在即将进入主战场的时候,那装甲部队就更是要停下来等待坦克部队先行了。

现在我们编入的越军装甲部队,我想就是正在等待越军坦克部队的装甲部队。

不过很显然这支越军装甲部队并不知道中途会有十辆装甲车加入他们的队伍……因为这时已经有一名越军军官在炮塔上回身朝我们大喊:“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指挥官是谁?”

一听这话我就不由愣住了……我们上战场前的确是有研究过坂旺的各部队番号,但现在眼前的这支越军装甲部队很明显就是不是坂旺的部队,再说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坂旺的步兵,我这一说我是原驻守坂旺的某某部队,那还不是两下半就露馅了嘛!

简单的说……就是坂旺的越军步兵以为我们是越军装甲部队的,而越军装甲部又以为我们坂旺的……于是之前才能“相安无事”,但越军军官这么一问……我们眼看就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