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大智慧

这种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给皇帝洗地了,不差这一回。

但为什么这次他忽然装起傻来了?

究其原因,还是胡濙其本人对于礼法二字的敏感性。

国子监毕竟是国学最高学府,反贪办贪倒是小事,可朱棣一开始就已经挑明了,反贪还是第一步,之后要对国子监的考学模式进行改革。

改革。

这问题可就大了。

胡濙一个历事六朝的老臣,当了朝廷快二十年的礼部尚书,在马上退休的时候支持皇帝改革国学。

这不是自己找死是什么?

所以在这件事上,胡濙的态度很坚决,为了不至于晚节不保,就算跟皇帝撕破脸,那他也还是要反对。

之所以在乾清宫选择装傻,正因为他不想和皇帝撕破脸。

这天底下皇党这么多,支持你皇帝改革朝廷大员的也不止左都御史王文一个,没必要非揪住胡濙这个老学究不放。

如果胡濙真的支持了朱棣的这个决定,再继续给他洗地,那才是真的要晚节不保。

别看当时装傻的时候胡濙好像很澹定,但其实心里非常紧张,他所害怕的,无非就是这个年纪轻轻、血气方刚的皇帝,硬逼着自己站队。

那就等同于逼着胡濙去和前几十年的仕途做一个决断。

对胡濙来说,已经苟了大半辈子,宦海沉浮几十年,为的就是在官场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传奇,怎么可能在这个眼瞅着要退休的节骨眼上马失前蹄。

所以如果朱棣当时真的去硬逼胡濙站队,他其实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跟你皇帝拧着干。

胡濙非常清楚,平时屁股歪一点,没事给皇帝洗个地,就算主修了正统奸臣录,那顶多也是政治斗争的范畴。

这种事情对他是有一些影响,但只要服务好了皇帝,选对了边站,问题始终就是不大,不至于影响到几十年的仕途。

这种涉及到华夏几百年的教育规则上,胡濙作为一个朝野皆知的六朝老臣,屁股是千万不能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