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页

选择在栖霞山以东建立新区也是没有办法,因为现在应天府的地价越来越贵,稍好一点的地段每亩土地动辄上万,根本不可能用来建造排屋,所以只能在栖霞山以东购置廉价土地了。

“购地没有什么困难吧?”朱济世当然也知道地价高昂的问题——皇室基金可是从大明几大都市的地价上升中赚得盆满钵溢的。

“没有什么困难。”朱国雄笑道,“袁世凯挺会办事情的,他把将来宣武新区商业区最好的一批商铺补偿给了农人了,一铺养三代的道理谁不清楚?宣武区将来可有60万户人家,起码200万人口啊!而且他还同时寻了几个地方,谁先征集到全体农人的售地同意书就在哪里建宣武区。”

“这样就好。”朱济世满意地点点头。后世拆迁难、征地难他当然是知道的。而在眼下这个时空,征地拆迁同样不容易。所以大明的大都市往往会选择兴建新区的办法发展,而不是打老城区的主意。因而眼下大明的大都市往往像大饼一样摊得很开,占地极广,到了各个城区之间都要靠轻型铁路相连的地步。不过这种浪费土地的建设方式对占有了半个地球的大中华帝国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作为大中华核心的大明汉地早就定位于大都市、大工业和金融中心,根本没有什么耕地保护的概念,也用不着保护。

不过大明帝国这里却有一个后世中国所没有的“土地整理制度”。大明议会在二十多年前就通过了《土地整理法》,将全国土地的“规划权”收归国有。任何私人、法人,未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和拆细大块农田。而且政府还有权在获得议会授权的情况下行使“土地整理权”——将细碎的农田用置换或的办法整合成连片的农场,以促进农业的规模效应,方便先进农具和农业技术的引入。因而大明汉地的农业并不是真正的凋敝,只是在进行痛苦的产业升级罢了。在大批农户破产进入城市谋生的同时,一个在阶级上可以归入资产阶级的大明的农场主阶级也在快速形成当中。

“父皇,如今美洲的局势有些不稳,不知道您……”朱国雄这时又将话题转向了国际局势。

朱济世却哈哈一笑,摆摆手打断了儿子的提问,“朕已经八十多岁了……已经是垂暮之年,天下大势不是朕这把年纪该考虑的啦。美洲如何、欧洲如何,我大中华又该如何,就由你这个皇帝最后拍板吧。朕相信你这个皇帝的能力,更相信我大中华帝国有足够碾压一切挑战者的实力!”

他顿了一顿,又说:“朕现在就一个心思,周游大中华各地,亲眼目睹一下朕用一生时间所创立的大好河山。等朕去墨西哥参加了马蒂尔德的葬礼就开始周游……先去东华看看我们华人的天选之国,等到夏天就去北国游览,看看北华风光,看看西伯利亚的壮丽山河。到了秋天就去西域,去西华,去西清会会叶太后。等到天气再转凉,朕就去波斯走走看看,再坐船去印度巡游,顺便看望一下维多利亚,她也是朕的老朋友了,想当初朕和她初识的时候,我们还都是青年,一晃就是几十年,真是人生如梦啊……”

第154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

“……罗马帝国恺撒马蒂尔德一世的去世意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备战期的到来!虽然大中华——罗马合作体系在马蒂尔德一世死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然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维持着那个时代的世界平衡。但是谁都知道,罗马东西帝国的分裂已经不可避免,因为这种分裂是有着深厚社会基础的。早在拿破仑三世和马蒂尔德一世缔造法兰西世界帝国的时代,帝国分裂的种子就已经埋下。经过近50年的成长,法兰西的世界帝国早就已经从一个帝国长成了两个帝国。

无论在文化、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领域,罗马帝国的融合都完全失败了。在其成立后长达二十多年的岁月中,唯一维持这个国家统一完整的,就是波拿巴家族的血缘。而到了1899年12月16日,这唯一维持帝国统一的纽带也因为马蒂尔德一世的去世而完全断裂了。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奥古斯都拿破仑四世非但没有采取可以延缓帝国分裂的步骤——任命马蒂尔德一世之子,墨西哥王胡安一世为恺撒兼西帝国执政官。反而将既没有经验,又在西帝国缺乏根基的新法兰西王路易推上了他根本不能胜任的帝国恺撒的宝座之上。并且联合德意志帝国向墨西哥王施压,同时又以古巴和牙买加二岛为利诱,试图以此维持趋于分裂的帝国。虽然胡安一世在生父光复大帝的劝说下,采取了暂时退让的政策,但是罗马帝国分裂的大势已经无法阻挡。

而新法兰西王路易担任恺撒之后所采取的种种限制墨西哥发展的政策,诸如将西帝国首都迁往新奥尔良,将墨西哥海军置于西帝国执政府直辖之下,在墨西哥王国开征恺撒税等等,都加速了墨西哥王国的离心。

与此同时,欧洲的形势也在急剧恶化之中。在墨西哥危机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在1900年中向拿破仑四世提出了瓜分奥地利帝国的要求——作为德国在墨西哥危机中援助罗马帝国的回报。为了迫使罗马妥协,威廉二世还联络了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共同施压。而拿破仑四世的罗马东帝国此时已经失去了西帝国特别是强大的墨西哥王国的支持。无法利用西帝国的财力、物力和军力去压制德意志帝国的野心。

但是拿破仑四世还是清醒地认识到了维持奥地利帝国的重要性,断然拒绝的德皇威廉和斯拉夫联盟主席涅恰耶夫的要求。并且在1900年8月20日同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在罗马会面,缔结了《罗马同盟条约》,共同反对德意志和斯拉夫的野心。同年9月,依附于罗马帝国的黑非洲帝国和南非联邦(在大英帝国崩溃后,由开普殖民地和奥兰治自由邦、德兰士瓦共和国所组成,以拿破仑四世为君主)加入《罗马同盟条约》。1901年5月,在拿破仑四世‘交还埃及主权’的引诱下,土耳其帝国加入《罗马同盟条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马阵营’完全成型。

拿破仑四世组织‘罗马阵营’的行为激怒了威廉二世。就在罗马和奥地利《罗马同盟条约》缔结后的一个星期,威廉二世就亲自访问了巴枯宁格勒,同斯拉夫联盟主席涅恰耶夫签订了旨在反对‘罗马阵营’的《德意志——斯拉夫钢铁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另一大军事同盟——钢铁同盟也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