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页

赵烈文坐在椅子上面,自己动手倒了杯茶,喝了一口。他刚刚会见了德国驻华大使,还来不及喝口水就接到电报,然后急匆匆赶来。这时他抬起头刚想说些什么,就听见左相办公室外面传来了秘书的声音:“相爷,皇太子殿下到了……”

话音刚落,两个人还没有来得及起立相迎,就看着朱国雄一脸凝重地走了进来。现在大明的政治和历朝历代完全不一样。实行的是西方式的责任内阁制,皇帝和皇太子的工作不是非常繁忙,同时也不受官僚的制约——可不要以为传统的中国皇帝就是权威无限,想怎么就怎么样的。实际上他们也被庞大的官僚体系用各种各样的“祖宗家法”约束着。皇帝老子每天的行程安排和见什么人不见什么人,都是有规矩管的。反而是现在的大明皇帝和皇太子比较自由……责任内阁实际上是议会选举和皇帝任命的共同结果,管理国家的责任大部分也是他们的,君王是否勤勉反而不大要紧,所以不需要太多规矩管着。朱皇帝也不用担心太过担心自己的儿子(他和胡安之间其实是中华防备东华,而不是老子防备儿子),所以皇太子才可以轻车简从地到内阁府来找首相谈话。

潘祖荫和赵烈文互相看了一眼,赶紧起立鞠躬,朱国雄淡淡地还了一个礼:“惠甫你也在啊,大家正好在一起商量……”

潘祖荫小心地问道:“殿下,商量什么事情?是不是关于和俄国结盟的?”他看了一眼赵烈文,“刚才惠甫正好带来了和俄国达成初步结盟意向的事情,太子您一定已经知道了吧?”

朱国雄当然知道,中俄之间达成这个“初步结盟意向”可不是曾纪泽一个人的功劳,那是欧洲几个强国之间互相博弈的结果。法国不希望俄国被德奥打得找不找北,而德国和奥地利也不希望和法国、大明完全翻脸,他们甚至不想消灭俄国,只是想占点俄国的地盘。而英国则希望法国继续保持中立……直到德奥把俄国打垮,然后再协调俄国和德奥,使之和解。总之,各方面反复较劲的结果就是中俄同盟,英德奥同盟,法国接茬逍遥自在的中立。而朱胡安在整个协调谈判的过程中,可是一直同朱济世保持着联系的。

朱国雄找了把椅子坐下来,冲潘祖荫、赵烈文招招手示意他们坐下:“我和父皇都已经知道了。局势的变化真是太快了,昔日的死敌现在竟然要结盟……议会方面不会通不过吧?”

“不会的。”潘祖荫笑道,“济世青年党的议员可占下院的六成,而且东林党也不会反对的。”

朱国雄点了点头,“这次不反对,不代表下一次不反对……现在的责任内阁在和平时期是非常好的,执政党负责,在野党挑毛病。可是在战时,还是应该团结的,否则两个党互相扯后腿,算怎么回事?所以皇上希望可以组成一届联合政府,大家团结起来一起领导这场战争。”

他稍稍顿了一下,又道:“而且,皇上还想将大元帅府和内阁合并,成立一个拥有部分统帅权的战时内阁。”

第1310章 宪政又一进步?

听到朱国雄的话,潘祖荫和赵烈文都是一怔。统帅权就是兵权,是最要命的枪杆子。大明复国以来,朱济世就把枪杆子牢牢抓在手里,成立了大元帅府使之和内阁平行。而且还亲自兼任大元帅,担任大明军队的最高统帅。大元帅府的事务,连内阁丞相都无权过问!即使在大明开始实行责任内阁制之后,内阁权力也不涉及军权,所谓的责任内阁,只能对民政和建设负责,是管不了军队的。

“殿下,皇上是要暂时让内阁配合大元帅府……”潘祖荫小心地问道。虽然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是票箱子出来的首相,但是涉及兵权的问题,他还是不得不小心。大明帝国现在是君宪制,但是君主权力很大,可不是英国那种“虚君”(其实权力还是很大)。

看到潘祖荫的脸色,朱国雄就知道他的心思,这个问题上,朱济世已经和朱国雄反复讨论过了。军队统帅权在法理上当然是属于君主的,任何一个君主制国家都是这样。但是否要让内阁代行,却是各有各的说法。比如英国就是让内阁代行,内阁是包括陆军部、海军部,而且陆海军的大臣都是政客。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内阁全面负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君王哪怕一点儿不管事情,国家也能正常运行。而法国、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的统帅权则是由皇帝牢牢掌握,陆海军大臣都是军人,一般都由皇帝任命,内阁首相名义上是他们的上司,实际上是管不大着他们的。不过也不是一点管不着,军费预算的划拨和使用还是要文官和议会过问的。而现在的大明皇帝对兵权的控制则比法德奥更甚,大元帅府和内阁平行,首相完全不能过问军事,除非皇帝另有旨意。

所以大明的宪政和责任内阁还是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不过这事儿的步子真是不能太快,否则是很容易玩出轨的。而现在,朱皇帝年纪已经到了“奔六”,执掌国政近30年,权威之大无人能比,而且军队的制度已经非常严密了——大明陆军的制度从一开始就是学法国的,其核心还不是战术和装备,而是人事和组织。不管干什么事儿,人的因素总是第一位的。

一支近代军队同样如此,其核心就是军官的培养的人事任免的制度化。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难题,才能在避免军队军阀化的同时又保持其战斗力。而所谓的军阀化,其实是建立在下级军官对上级军官的人生依附之上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最后只能用“以文御武”来弱军……配合上“科举弱民”和把皇子当猪养以弱化皇族,中国古代的许多封建王朝的衰弱其实就是由不断的自我削弱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