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页

戈尔恰科夫用哀叹的语气说道,“我们俄罗斯帝国摊上这样一个可怕的对手真是不幸啊,怎么可能再去招惹第二个呢?”

巴麦尊子爵的脸色更加阴沉了。

他当然知道俄国是在待价而沽,在法国和英国之间挑一个可以投靠的对象。而在这一场竞价当中,英国是绝对不能输的,否则大英帝国就必须单独面对法国和中国的进攻!甚至北美的战争一结束,中法两国就会开始发难,这两个国家绝对不会给英国吸收合并美利坚合众国的机会。

而英国根本没有在陆地上打击对手的力量……无论是法国陆军还是中国陆军,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数量不过几万人的英国陆军打个稀巴烂。

巴麦尊子爵深吸了口气。目前的日不落帝国绝对不能失去俄罗斯帝国这个朋友!而且,大英帝国还必须设法拆散大明和法国的同盟,虽然这有点困难,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个任务就交给朱济世好朋友威尔·海明少将去完成吧……

……

威尔·海明少将现在已经从英国陆军退役了。不过他并没有停止为大英帝国效忠,而是转行成为了一名高级外交官。就是首相大人想到他的时候,他所乘坐的一艘挂着米字旗的蒸汽帆船已经抵达了大阪的码头。这里正是一片繁华热闹的场景。云水蔚蓝,海风温润扑面。码头上面熙熙攘攘的全是穿着短裤,头上系着根白布条的日本苦力。接送着旅客的马车和东洋车在码头入口处拥挤成了一团。话语和日语的招呼声呼喝声响成了一片。各种各样的中文招牌,在客运码头周围到处悬挂。看起来这里似乎就是一个属于大明帝国的港口。

威尔·海明扶着轮船侧舷的栏杆,看着这个日益中国化的城市,眉头忍不住就皱了起来。对东方文化相当了解的海明公使,当然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的差别,虽然在欧洲人看来两者差别不是很大,不过威尔·海明还是很清楚两者间的区别。所以,他也能很深切地感受到,大阪正在变成一座中国城市……他们的语言、服装、建筑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第1174章 大明属国地位

“公使先生,您是第一次来日本吧?这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风景很美,女人也很温柔,空气也好,还特别的干净,比起南京、上海、广州更适合居住。现在不少中国富豪权贵都在日本购买土地修建别墅,大阪这里已经有了一个中国富人区了。听说,中国皇帝也打算在日本的琵琶湖畔修建一座行宫……”

正在滔滔不绝向威尔·海明介绍日本的是一个英国陆军少校,名叫查理·戈登,是英国公使馆的武官,之前还在幕府陆军的沼津兵学校担任过教官。不过这所兵学校的教育水平实在不怎么样,都是些过时的课程,经费也严重不足,所以在三年前就关闭了。现在日本只有一所由大明陆军教育总监部开办的陆军少年军校,他们的毕业生可以很容易考入中国的皇家陆军军官学校。

另外,日本新式中学的毕业生也可以和中国的中学生一样去考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校,军校毕业以后也可以在加入大明国籍后进入大明陆军服役。实际上加入大明陆军的日本裔毕业生是很有一些的,因为日本目前实行的还是武士专政,只有武士出身的人才能担任公职。而非武士出身,哪怕毕业成绩再好,也不可能加入日本陆军!更有甚者,同样出身武士的军校毕业生,在日军中的前途主要也是由出身的家格所决定。那些出身下级武士的军官,再优秀也是一辈子在底层混,很难有晋升的机会。

反而是大明陆军不大讲出身(其实也是讲的,但是中国没有日本那种深入骨髓的等级观念,而且明军一直在打仗,军功总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立功就能得到提拔。最后,大明陆军的军饷也比日本陆军多得多,对那些出身贫寒的日本青年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其实不仅是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校在吸引着日本青年,大明国内的数十所高等学府,同样是日本青年向往的目标!当然,日本国内的庆应义塾大学和学习院大学也是非常优秀的大学,课程和济世大学基本相同,教授也多来自济世大学。但是这两所大学每年招收的新生不足1000,其中的800人都必须是出身武士名门或公家。寻常百姓的子弟打破头都很难考进去。之所以如此,除了日本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就是日本政府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实际上,公武合体后的日本政府,就是一个混日子的穷光蛋政府。什么地方都没有钱——因为财政收入中的一半要用来支付巨额公债(为了承担武士债务所欠的),剩下的刚够给新政府的二十余万文武雇员发饷。没有钱,自然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什么工业化,什么海军,什么义务教育,什么兴修铁路……等等的,都成了空话一句。甚至连国家的独立,也隐隐出现了问题!

坐在马车里面通过大阪市区的威尔·海明忽然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商铺都张灯结彩,有些还打出了“万寿节大酬宾”和“庆万寿大减价”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