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蒙古草原某处,一场你追我赶的追击战,此刻正在上演。追击的一方,人人身穿着黄色棉甲,手持长矛,身背洋枪,好不威风,正是爱新觉罗·奕欣的亲领的正黄旗马队的精锐。

而被追逐的却是一队蒙古骑士,只有十几个人,没有披甲,更没有长矛,不过却是一人双马。其中更有一个衣着鲜艳的女子,胯下一匹枣红色的蒙古军马,走在众人之前,正是朱济世未来的王妃土谢图汗部的郡主奥云塔娜。大概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变故,奥云塔娜早就是花容失色,一脸又惊又怒的表情,还不时回头去看追兵。

“主子放心,他们追不上的,论起跑马,在草原上没有人能比得上咱们蒙古人!”

护卫奥云塔娜跑路的一个蒙古汉子大声吼叫着安慰她道。

“哼!我才不担心那些满狗追上来呢!他们只知道一个劲儿打马,根本不知道要省马力,还穿那么重的棉甲,还拿着长枪,也不嫌重!”

奥云塔娜有口无心的应着,她当然不担心追兵,他们蒙古人打架的本事早就丢了几百年了,不过逃命跑马的本事还是天下第一的!这蒙古人的“男儿三技”不就是跑马、摔跤、射箭吗?不过在蒙古,同时精通这三技的人可是凤毛麟角,原因就是摔跤、射箭是需要体力的,一般都是大块头比较拿手。但是跑马却不同,块头越大的骑手对马匹的负担也就越重,这马自然跑不动了。所以现在护着奥云塔娜跑路的蒙古人都是瘦子,奥云塔娜本人也不重,而且他们全是轻装,根本没有携带盔甲长矛,只带了食物、马弓和曾国藩赠送的柯尔特手枪。而奕欣的亲卫队都是大块头,又穿着盔甲,拎着长枪,一副要打野战的架势,真不怕把马累死。

而且跑马并不是一味加速就行的,需要合理利用马匹的体力,大部分情况下是“走马”,比的是长力。一匹蒙古马往往能用较快的速度走上一整天,如果一味打马加速,几个小时就累死了。现在奕欣的那些护卫就是这么在骑马,虽然勉强追了上来,但已经是强弩之末,这马儿跑得比走还慢。

奥云塔娜现在真正担心的是陷在库伦的父亲车林格尔济。奕欣的军队是前天晚上突然包围土谢图汗王府的,同时被围的还有另外几家汗府、哲布尊丹巴的黄庙,还有大明的监国府。

不过各府里面都有不少护卫,加在一块儿也有上万人,双方立时就在库伦展开激战。战斗最激烈的是大明监国府一带,守在那里的汉人不熟悉蒙古草原,突围是根本没有希望,只能死守。不过他们有一种威力很大的炸弹,给奕欣的军队造成不小的麻烦。奥云塔娜他们才有机会突围——从库伦城突围并不困难,因为库伦的城墙就是一圈木栅栏,不少地方还是破的,所以不是堵住几个城门就能把人都圈在城内的。当日激战到夜里的时候,各家王府都纷纷开始突围,趁着夜色还真突了出去,可是奥云塔娜和父亲车林格尔济却在突围过程中失散,在事先约定的汇合地点非但没有看到车林格尔济的影子,还遇上了奕欣的追兵。

第639章 就是不舍得权

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边缘,一座“八卦形”的西式城堡已经拔地而起,城池的每面宽约四十丈,八个角各有角楼伸出城外。城墙高约三丈,角楼高四丈。城池中心还建有一座四方形的瞭望塔,面款八丈,高十丈。城池外绕壕沟,深两丈,宽三丈。只要稍通军事的人一看,就晓得这座城堡的防御能力是极强的,这应该是一座军寨。在辽东镇总兵府和渤海国监督府的编制表上,这座城池的名字就叫“八卦堡”。

八卦堡是明军最深入蒙古草原的一座军堡,已经建在了科尔沁蒙古六旗中的扎鲁特旗的地盘上面。再向西北150里,就是大兴安岭山脉,翻越大兴安岭就是喀尔喀蒙古和科尔沁蒙古的交界地带,再向西2000里,就是库伦城。所以这座八卦堡,就是明军向草原,向蒙古发展的桥头堡。

天色初亮,晨曦未显,曾国荃集自瞭望塔旁边的一所房子里面出来——这是驻守八卦堡的一个湖南籍明军师长焦亮给他准备的临时居所,除了这房子,焦亮还为他预备了个暖床的蒙古姑娘,模样有些粗,不过上了床倒还让人满意,只可惜不是雏儿。

科尔沁草原春季的清晨非常寒冷,都能赶上湖南的冬日,曾国荃缩着脖子,吐出口雾气,迎着冷风走了几步,彻底驱散了睡意。这时,一队着灰衣的士兵自他身前小跑而过,扛着上了刺刀的来复枪,喊着一二一的口令。队伍末尾的旗手还扛着一面血红色的军旗,旗上金色的日月赫然醒目。

“这么早就开始训练了……”

曾国荃也是带兵的,现在驻守在长春、会宁、松原等地的明军屯兵就有一部分是原来的湘勇改编。曾国藩奏请朱皇帝同意,将这些湘勇的家属从湖南迁出,安置在了辽南,照着军户的标准分了地。这些军队,则继续由曾国荃负责指挥,在他自己看来也算是严格训练,可以做到一日一操,但是没有这么早起来训练的,总要磨蹭到午饭以后才会出来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