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这个消息首先是香港的《清流报》捅出来的,其实也是不捅,而是猜出来的。按照《清流报》的时事分析员雨白先生的分析,大明天子已经纳了德川将军、暹罗国王的女儿为妃,接着又要用很高的规格“迎纳”日本天皇之妹。由此已经形成了中日暹三国王室联姻,在这个西方列强已经打到亚洲古国家门口的时代,三个目前还保持完全独立自主地位的亚洲国家缔结同盟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在《清流报》提出这个猜测之后不久,《大公报》又披露了暹罗国王拉玛四世将在明年年初访问应天府的消息,似乎就证实了中日暹三国将要结盟的猜测,不过大明朝廷却始终没有就这个问题公开表态过。

事实上朱济世的确有这样的打算,他计划在对俄战争开始之前将三国同盟变成现实,而日本和暹罗也将参加这场战争——朱皇帝需要日本的精兵和暹罗的大米。不过日本传来的消息却让他感到有些为难和不安,一方面德川家庆想挟着大阪湾大捷的余威,一举压倒朝廷,实现“一石一票”的公武合体;另一方面,德川庆喜又想将他没有出生的孩子委托给德川明子照看,如果这个孩子是男孩,将来还会成为德川宗家的家督——这可是个影响甚至是操控日本内政的绝佳机会。

“难道德川家庆是在用一个画饼拉拢朕?可能是他担心朕支持日本的朝廷和外样强藩吧?”当德川明子的亲笔信送到朱济世手中,他还真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看来一切只能等淑子女王到来以后再说了。

6月6日中午,朱济世进入紫禁城,早早处理完外朝的事务,便急匆匆步入后宫。皇帝纳妃的事情,照例是由皇后负责,所以迎纳淑子女王的所有礼节都是由罗香梅安排的。

“恭喜陛下凯旋归来。”

面对前来迎接的罗香梅,朱济世笑了笑道:“哪里有什么值得庆贺之事?只是收复了交州失地而已。”

“不,交州失陷已经有900年了,陛下只花了几个月就将其收复,难道还不是赫赫武功?”

“这就是赫赫武功了?将来朕还要拓地万里呢!”

“那么妾身就先预祝陛下马到功成了……”

“那就谢你的吉言了,对了,你见过郑诗了吗?她虽然不是暹罗公主,但的确是国王之女,可以安排什么地位?”

“可以为妃,将来若有所出,再提升为贵妃不迟。”

“好的,那么……淑子女王呢?”

“妾身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还请皇上示下。”

“那就为贵妃吧,和明子一样。听说还有陪嫁的侍妾,都安排她们充任女官就是了。”

罗香梅一愣,淑子女王并不是“公主”的身份,而是兼任琉球女王,虽然只是个空名,但是君王的名分是肯定的。这样的身份居然不是皇贵妃,而是贵妃,比大洋马还低一头,看来大洋马在朱皇帝心中的分量是极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