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而集体农庄的管理者应该由全体成年成员投票选举,实行自治,不仅要管生产,还应该管生活管教育,每个农庄的规模应该在100户左右,应该拥有自己的医生、老师、会计,拥有一家小商店向成员出售生活必需品,耕牛、马匹、马车等大型生产工具和牲畜应该是属于集体农庄的财产,每户家庭应该拥有相应的集体农庄股份,从而成为集体农庄的主人。

集体农庄对外应该是一个经营性团体,必须要考虑盈利,盈利由全体成员分享,否则就会步欧文农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成立的集体农庄)的后尘。而且国家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用来向集体农庄平价出售生活必需品和以合适的价格购买集体农庄的产品……”

刚刚在河南、直隶、北京等地考察了一番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恩格斯大神也回到了应天,正在玛丽亚堡做客,还很热心的给朱济世的“集体化殖民”出主意,提出了一个非常先进的“农业集体化”方案。朱大皇帝则一脸严肃的听着,还不时在一个小本子上做着记录。

他虽然在济南的时候就定了用集体化来推进殖民开拓的大方向。但是大方向是一回事,具体的办法又是另一回事。比如太平天国的大方向好像也不错,推翻满清,搞土地革命,搞集体化,打倒封建士大夫,打倒钳制思想的儒家学说……都是对的。可是实行的结果,却还不如原来满清的那一套,自然免不了要失败了。

所以在制定具体方案的时候,朱济世还是原来的老路子——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他虽然是独裁皇帝,但是独裁和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不是一个意思。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这里,但各方面的意见还是要充分听取的。特别是恩大神这种搞共产主义的专业人士的建议,这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门经济学,所以恩格斯绝对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帮着朱济世制定的这个集体化殖民方案不仅严谨可行,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又吸取了《天朝田亩制度》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实是极有价值的。

在朱济世看来,恩格斯提出的方案实在是官方推动殖民开拓的最佳方案!比朱明刚刚在东北推行的卫所制要好得多——人家到底是大神啊,想出来的办法当然好了。根据卫所制,总兵是既管军又管民还管经营,但是总兵毕竟是个武将,哪懂种田做生意?要管太多准保出问题。如果总兵不管种田的事情,让下面的军户自己去折腾,那么在辽东、辽西的熟地还好办,要再往北拓,可就没有现成的耕地,靠单个农户根本无力在北方苦寒之地上垦田建村。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劳动,共同奋斗,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另外,最重要的是,卫所制只能在大明牢牢控制的地盘上实行,你不能到别人的地盘上去建卫所吧?这可是要打仗的!

而恩格斯的集体农庄是可以用到大明的地盘之外的。集体农庄,就是一个经营性实体嘛!大明的公司怎么就不能在美国西部、澳大利亚、夏威夷或是南洋什么地方买块土地,然后在那里建一些集体农庄呢?

第535章 王朝社会主义

“亲爱的卡尔:我已经结束了对太平天国的考察,回到了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府。在太平天国的首都洛阳,我见到了包括天王洪秀全在内的洛阳城内的所有大人物,可能是因为杰森委托我纂写的几本介绍西方军事、政治的书籍,在中国的影响力极大,这些太平天国的领袖对我极为友善……

我先是在洛阳城内外进行考察,那里是太平天国的核心地区,也是治理最好的地区之一。在城外,《天朝田亩制度》得到了百分之百的贯彻,土地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进行了重新分配,所有的农户都被编入了太平天国的准军事化组织,在太平天国官员的指挥下进行生产、训练和宗教活动……看起来好像和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差不多,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很糟糕,真的很糟糕。没有知识的天国官吏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坏了,他们的官僚队伍也太过庞大,官僚的排场也太大,高级官员的生活太过奢侈。可以这么说,太平天国本身就是最大和最残酷还是最愚蠢的剥削者。特别是太平天国的几位王爷,他们的生活比我所知道的任何一位其他国家的君主都要奢侈和庸俗,他们对于女性的占有欲和奴役欲甚至有些变态……

另外,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他们虽然分配到了土地,但是并不拥有产品的分配权,扣除基本口粮之外的所得都归太平天国所有,显然这是非常糟糕的分配方式。在洛阳,农民几乎被剥夺了一切产品,处于严重的饥荒当中。

而在太平天国的另一位‘国王’杨秀清所统治的北京周围,农民们则可以保留足够的口粮,所以那里的农民是拥护太平天国的。但是他们同样没有多高的种地积极性,分配到的土地有三分之一被抛荒,看来欧文农场的悲剧又在中国重演了。看来农民的觉悟,还没有达到可以实行我们所认为的那种社会主义的地步。我想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足够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基础而要强行推进则是极不科学的,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唯心主义,是空想。

所以我给杰森,也就是大明帝国皇帝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折中,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这个方案已经非常进步了。

至于在中国实现共和制的可能性……我想这种可能性比在英国或是普鲁士实现共和制还要低得多。在大明帝国,没有人反对杰森成为皇帝,所有人都认为有皇帝很好,根本不敢想象没有皇帝会怎么样,也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君主制在目前情况下是适合中国的,在未来100年内恐怕都看不到中国成为共和国的可能性。而且我不认为中国是否进步取决于是否实行共和制,这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未来将生产力发展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地步。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看,只有实行帝制才能在可以预料的将来达成这一目标。

再说说我给杰森皇帝提出的那个‘折中方案’吧。我管它叫‘集体化农庄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杰森将会在空旷的中国东北、西北、北方和婆罗洲地区,建立起无数个自负盈亏,由全体成员共同劳动,共享盈利,共担风险,共同参与管理,并且负担教育和社会功能的集体农庄。我相信有了共享盈利和共担风险这两条,加上足够多的土地和国家的支持,这些农庄当中的大部分都将生存发展起来。或许从这些集体农庄开是,大明帝国已经开是走上了大明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有皇帝的社会主义道路,就叫王朝社会主义怎么样?我是不是很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