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两个350万石就是700万石,这个数已经超过江南以往北运的米粮数量,不过朱济世肯定有办法筹集到。这江南毕竟是鱼米之乡,许多大户人家都有历年的存粮可以出售。而这700万石米粮在朱明手中不过是度荒年的储备,不过对占有了湖广、江南、四川三大产粮区的朱明来说,粮食早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可是对手里掌着黄河以北地盘,还收拢了百万灾民的杨东王而言,粮食就是力量的源泉。

因为直隶的百万灾民,现在只要有口吃的,杨上帝说什么他们都听!

杨秀清现在封锁太平军占领北京的消息,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害怕朱明在粮食问题上卡他的脖子。

李秀成领命而去后,杨秀清又笑吟吟地看着北王韦昌辉:“北王,天王命尔往攻山西、陕西,不知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兵?”

韦昌辉闻言就是一个激灵,西王萧朝贵怎么升天的?真是让清妖的神枪手打死?韦昌辉又不是三岁孩童,怎么会相信那种鬼话?

“东王殿下。”韦昌辉站起身,冲着杨秀清恭谨一礼,“小弟兵微将寡,只怕打不下山西……”

这是瞎话,韦昌辉的北殿军有五万多人,多是久战之兵,还装备有大量的鸟枪火炮,比山西的练勇强多了。

杨秀清点头不语,半晌,才说淡淡地道:“山西的确不好打,不如先取河南吧。北王,本王封你做征南主将,领北殿亲军并五万新附兵过黄河去取开封、郑州。”

开封、郑州两城现在被僧格林沁和袁甲三所控制,他们两军大约还有七八万众。理论上的战力不亚于韦昌辉的10万大军,不过僧格林沁估计没有多少战心,一旦知道北京被破的消息,肯定会退走山东,然后浮海北渡辽东。袁甲三,可能还有曾国藩才是韦昌辉真正的对手。

“东王殿下,小弟此去河南,可否招安曾国藩、袁甲三等清妖官吏?”韦昌辉问。

“可以啊,不过人家未必会买咱们的账。”杨秀清冷笑了下,“咱们太平天国既然取了北京,就要当自己是天下正朔,有人来投自然是欢迎的。不过必须信咱们的上帝,不能再相信孔夫子的那一套道理,再遣质子入朝……其他的都好商量。”

好商量的当然就是土地问题了,北京周围有大量的旗地、皇庄,现在都是太平天国的产业了。所以太平天国暂时不缺乏搞《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因而可以在土地问题上稍作让步,但是宗教问题是绝对不能让的!否则杨秀清自己的“上帝”也要当不稳了。

第423章 半壁似初定

大明光复三年农历春节之后的几日,北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朱济世还不清楚,他正忙收效忠信,同时头疼西南滇黔桂三省的事情。

滇黔桂三省虽然靠近朱济世的大本营广东,不过却被朱明集团置于一个不大重要的位置——不过话说回来,滇黔桂三省的确没有两江三省重要。前者是鱼米之乡,又是丝绸、茶叶、瓷器等重要出口商品的产地,工商业极为发达。得了江南之地,朱明集团的财政可就大大宽松了,而且还能带来大笔的外汇收入。另外南京又是朱明故都,得到南京便意味着朱明有了帝王之基——有了帝王之基,朱明集团的人心才会安定,如果在两广立国,在中国人看来就连个偏安的局面都没有,时间一久,人心岂能不散?

而就在朱明和太平天国在大江南北势如破竹的同时,滇黔桂三省的局面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西向来是天地会反清复明的重要据点,洪家兄弟的势力向来很大。朱济世在广东起兵的时候,广西的洪家兄弟就纷纷起兵响应。满清在广西的兵力也比较薄弱,根本无力剿灭遍地开花的天地会起义军,广西巡抚郑祖琛、按察使劳崇光根本无力抵挡,只能退守省城桂林。到了1848年底,太平军攻陷北京,满清灭亡的假消息传到桂林,郑祖琛和劳崇光完全绝望,难以支撑,只能遣使到广州请降。虽说广西现在到处都是称霸一方的山大王,但总归完完整整落到朱明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