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

几个满身都是硝烟味道,穿着棉甲的大臣直接骑着马就到了东华门,亮了亮腰牌,没给门包就策马进了宫。守门的是几个一脸苦相的太监,望着往宫里面飞奔而去的背影,嘴里面低声嘟嘟囔囔的:“这天怎么就塌下来了呢?这大清朝怎么就到这一步了呢?早知道这样就不该挨那一刀,现在真是偷鸡不成赔把米,等明儿到了地下真没法见祖宗了……”

在深远的宫墙之内,半个北京城和大清王朝的主子道光皇帝,自然听不到他手下这个隔了不知道多少级别的小太监的抱怨话。不过他现在的想法却和那小太监一样,也觉得到了地下见了祖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实际上他的这个担心基本上是多余的,因为他的祖宗们就快被太平天国的人挖出来卖给大明朝换粮食了!

连祖宗的尸骨都让人挖出来卖掉了!这大清朝还吊着口气不肯死真是太不象话了。

好在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这事儿,虽然也觉得祖宗陵寝失陷是不大体面的事情,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心思考虑地下埋着的祖宗。相比祖宗,关外盛京的儿子才更让他牵肠挂肚。大清的未来,爱新觉罗家的未来,都在盛京,都在恭亲王奕欣身上。

他留在北京城勉强支撑着战局,不就是为了给奕欣争取时间整顿局面吗?可惜他被大逆不道的粤匪围在北京,不晓得外面的情况。不知道奕欣坐稳了盛京将军的位子没有?也不知道林则徐有没有给盛京送去够吃两三年的粮食?更不知道白斯文到没到莫斯科,大清想要复兴,也只能指望老毛子了……

道光皇帝叹了口气,扫了眼空空如也的御案——过去这上面总是堆满了奏折,全天下的大事儿都要他这个皇帝做主,没完没了地看这些折子真是挺烦人的,总想着能有一天可以清闲下来。没想到这个愿望居然以这种方式成真了!

就在道光皇帝无事可做,想眯上个午觉的时候,就看见守臣大臣穆彰阿和讷尔经额脚步急急地走进来了。两个脸上,居然还带着喜色!

莫非有勤王大军到了?

道光皇帝心头也升起了希望,目光定定地看着两人。

“皇上,英国公使阿礼国进城了!”穆彰阿跪倒在地,叩了个头就喜滋滋地报告道。

“阿……阿礼国?”道光皇帝一脸的失望,还不死心,又问了一句:“可否带英兵来?”

“未曾带兵。”穆彰阿回道。

“那他来做什么?”道光皇帝疑惑地问。

“他是来说和的,提咱们和粤匪调停。”

“什么?穆彰阿,你你你说什么?”道光皇帝猛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抬手指着穆彰阿一时话都说不利索了。

穆彰阿瞧了身边跪着的讷尔经额一眼,讷尔经额咬咬牙接过话题,然后话锋一转:“皇上,阿礼国还带来了四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