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朱济世点了点头,有恩格斯这样的大神帮着宣传,自己想不红都难啊!

“那好吧,不过你的这些文章统统都要重写,由我来帮你写,署你的名字。”恩格斯顿了一下,解释道:“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你的文章没有感染力,观点也不够犀利,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学术意味太浓,大多数的读者根本看不懂,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宣传效果。”

“观点犀利……”朱济世迟疑地问,“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恩格斯闻言笑了笑:“如果被皇家医学会控告算是麻烦的话,你会有一点小麻烦的,不过得到的名气也更大。人们会把你看成是一位布鲁诺式的英雄,为了捍卫公众利益和科学,同邪恶的资产阶级控制的皇家医学会进行斗争!”

朱济世脑门上已经冒出冷汗了,心说您老不会把我搞成个烈士吧?

“不,不,我不想惹太大的麻烦。”

恩格斯笑着摇头,“要出名,怎么能怕麻烦?”他看着脸色凝重的朱济世,笑道:“杰森,你不用太担心,西欧这里不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更不是奥斯曼帝国,这里是有法律的,而且非常尊重科学。西欧的统治者们都希望通过尊重和赞助科学艺术,让自己显得睿智和英明。如果你能成为一个尽人皆知的大科学家,我保管你会成为西欧王室的座上宾。”

“可我是一个黄种人。”

“肤色是个问题,但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只要你够有才华,还够有名就可以了。因为西欧不只有一个英国,还有法国、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每一个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看上去比较聪明,而和科学家成为朋友就可以让他们在公众当中的形象变得不是那么愚蠢了。”

第21章 这是大清国还是大英国?

1842年11月25日,当朱济世离开曼彻斯特的时候,这座工业城市的社会秩序已经完全恢复了。不过曼彻斯特市的民兵、警察和英国陆军驻军,还在执行戒严任务,大街上到处都是穿着红色制服,端着步枪的军人。任何形式的集会、游行还有罢工都被禁止。所有的报纸都要接受当局的审查,不允许出现任何同“人民宪章”、“普选权”和“民主”有关的内容。

火车站里面的秩序也非常良好,外面的广场上有不少骑着高头大马的英国骑兵在巡逻。在宽敞明亮的候车室里找到位子坐下来后,威尔·海明告诉朱济世,那些都是皇家苏格兰龙骑兵团的官兵,这个团是英国陆军的精锐部队之一,自己曾经想够买该团的一个少校职位。

“购……购买?!”朱济世愣了又愣,“在英国这里也有买官这种事情?”

身边的一位名叫科斯佩尔·威廉的金发青年闻言就摇了摇头,看着朱济世道:“杰森,你该不会连买官都不知道吧?难道在俄国和德国没有买官吗?”

朱济世朝这位青年尴尬地一笑,“科斯佩尔,我真的没有听说过这些。”

这个青年是恩格斯的朋友,一个总是板着面孔,难见一丝笑容的家伙。不过却是剑桥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是某个从事棉花和羊毛生意的商行老板的二公子,在巴林银行曼彻斯特分行有一份薪金优厚的工作。朱济世猜想他的古板脾气一定非常适合银行工作,也不知道自己的盐酸吗啡、二乙酰吗啡、盐酸小檗碱和硫化橡胶等四大专利,能不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原来他就是恩格斯说的一大笔资金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