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学习

有羊毛不薅白不薅,眼前这位在书画的方面的水平那是美的说,如果不是太自傲被范五爷抓住了好面这个弱点,那他当初是绝对不会走眼的。

“您说,您说,蓝某人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蓝一贵也不介意当回老师。

“我常听人说这鉴别书画,最主要的就是要看这副画的气韵通不通,这个气韵到底是什么东西。”

刘光齐提出了疑问,别的东西都可以聪书上学来,唯有这个东西书上没有说。

“其实啊,您说的这个东西和玉器上的包浆一样全都是靠感觉。书画的鉴定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材质,春秋战国秦汉这段时期写字作画主要是靠丝帛,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这唐宋之后啊,就多是用纸了。其次是看技巧,每个画师都有他习惯和技巧,这跟他是从那位大师,或是流派有关系。风格,不同的画师他喜欢的东西不一样,所以作画到风格也就不一样,有的喜欢写实,有的喜欢写意,有的喜欢画山水,还有点喜欢画人物。还有就是墨,不同时代的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

别说蓝掌柜还真有当老师的天赋,教起来一套一套的。

“最后就是你说的这个气韵了,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佟掌柜,能否借几张纸。”

说到关键地方蓝掌柜突然向佟奉全提出了一个要求。

“当然可以。”

佟奉全满口答应道,并从柜子里拿出了几张信纸。

“好,纸有了,刘光齐请您在上面,写上几个您大名,不要用钢笔,用毛笔。多几个。横着竖着都行。”

虽然不懂蓝一贵是什么意思,但是刘光齐还是照着对方说的,在几张纸上写满了了自己的名字,不多不少有几十个,幸好他前世练过毛笔字,要不然还真漏了怯。。

“我写完了。”

“好,我来。您等着就行”

蓝一贵接过刘光齐手里的纸,然后拿起剪刀就是一通剪。剪完后,把其中四张放在刘光齐面前,然后开始了他的教学。

“这有四张您写的名字,您看看您写的第一张,笔走龙蛇,潇洒惬意,一气呵成,颇有二王之风”

不愧是做生意到高手,蓝掌柜对着那三个字就是一顿夸,夸的刘光齐都有些不好意思,他虽然写的不错,但是今天绝对没有达到蓝一贵说的那个水平。

“说完这第一张,咱们看看后边这三张,这二张,您第一个刘字写的不错,但是后边两字就差几分气势,这三张刘字写小了,到是这个光字不错,第四张也是,就最后那个齐字最漂亮。我们现在把这三个剪下来合到一块,您再看看。”

说着蓝一贵就把那几个剪了下来,然后并在了一起,这一放刘光齐立马明白了什么叫做气韵。

“您是不是看出来,虽然都是您写的字,但是这第一张就特别顺眼,这后边这一张虽然是集齐了其它三张最精华到部分,是不是瞅着不太得劲儿。这就是气韵。

凡是大家作画,必定是胸有成竹,挥洒自如。这儿画什么,那儿画什么,这儿用几分墨,那儿有几分留白,从哪儿落笔,从哪儿收笔他都是想好了的。

所以大家的画看起来就特别的自然,顺畅,协调,反观那些仿的,都是看了名家的画,然后再去仿,他做不到名家那么舒畅,落笔前后都会有些思虑,踌躇,这也就导致了气韵的不贯通,不协调。听明白了吗”

“受教了,蓝掌柜”

刘光齐真的没想到自己不过随口一问,居然能够得到对方如此生动形象,由浅入深的教导。瞬间如同拨云见日般把萦绕在刘光齐心头的疑惑给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