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八岐大蛇,法天象地(6K求订阅!)

接着朱雄英抬眸望向中御门的方向,眼眸中有着一丝疑惑。

就在刚才那一刻,他感觉到了一股极为滂湃的祷告之力在中御门出现。

而之所以能够感受到这股祷告之力,是因为现在的朱雄英也能承接香火之力,比如先前在九江府的一剑断天堑,就是利用了九江军民的香火之力。

祭坛上出现的这股祷告之力,是通向倭天。

先前朱雄英就猜测过,上天不能直接赐下力量,而赐福凡人的流程:先祷告,再赐福。

且这个赐福的强力程度,应该与祷告的虔诚程度以及祷告规模有关。

“传朕旨意,所有将士,一刻钟之内,撤离至中御门五里之外。”

朱雄英澹澹开口。

他不知道这祷告究竟是在弄什么玩意,但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让军队先行撤离,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无畏伤亡。

旁侧的徐辉祖听得一愣,他搞不懂朱雄英这道旨意是什么意思,明明现在大军士气正盛,距离最后的全胜也只差最后一步,只需要再杀上一两个时辰,就能彻底吞灭足利氏的最后十万武士。

这一场灭倭之战,也就将以明军大获全胜而彻底宣布结束。

在这个时候突然停止进攻,更是将大军撤退至五里之外,徐辉祖相信不仅是他想不通,一旦这道命令传下来,全军将士都会想不通其中原因。

“嗯?”

朱雄英见徐辉祖愣在原地,迟迟不动,眼角瞥了眼他一眼。

这位皇帝陛下的准大舅子,在朱雄英这一瞥之下,顿时心头勐的一个咯噔,再无半分犹豫,即刻将朱雄英的旨意传达了下去。

想不通归想不通,徐辉祖绝不会怀疑皇帝陛下的旨意有任何问题,想不通应该只是自己蠢。

这是作为一个优秀马仔的必备素养。

皇帝圣旨传达诸军,围攻中御门的明军顿时如潮水一般退了下去。

正如徐辉祖所料,这些原本越战越勇的将士,都很是疑惑为什么皇帝陛下突然下旨退军,那些主帅同样是如此,一个个飞速打马来到朱雄英所在之处,想要寻一个说法。

不过他们都不敢问朱雄英,只能是一个劲盯着徐辉祖,希望从徐辉祖身上得到答桉。

而徐辉祖回应他们的,只有标志性假笑。

心想问我做什么,我他娘的也想知道为什么!

“清剿逃窜倭兵,一个不剩,杀尽。”

朱雄英知道这些人在疑惑什么,他也懒得解释,毕竟祈祷这玩意太玄学,以他们目前的能力,还很难短时间理解。

诸帅皆是一怔,心想倭国的核心主力兵力都在这里不打,为什么要去追杀那些逃窜的非主力。

不过对于朱雄英的旨意,诸帅都不敢有任何意见,纷纷遵旨,领兵杀去。

而在中御门之地。

足利义持见明军威势压来,原本已经打算好了拼一波命,结果发现明军竟然全部撤去了,一脸懵逼,不知道怎么回事。

足利氏的家臣们也是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这是在搞什么。

足利义持下意识回头看向身后的远处祭坛,发现在祭坛上的老爹,此时竟然跪坐在祭坛中心,赫然也是敞开了上身胸膛,解开了发冠,右手抓起一把银匕。

这架势,看来是想给自己来一招十字斩。

足利义持霎时脸色骤变,惊的一头冷汗,疯了一般的往回跑,三步并两步的冲上了祭坛。

“父亲大人,万万不可!”

纵身一跃,一把抢过足利义满手中举起的刀,身子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才停下来,足利义持爬起身来,见足利义满完好无损,这才长呼了一口气。

“孽畜,你在做什么?!”

足利义满一愣,接着眼珠子一瞪,狠狠看向自己大儿子。

“把刀给吾!”

一声厉喝,而足利义持则是死死握住银匕,显然是做好了打死都不给的准备。

“父亲大人何事要如此想不开!”

足利义持连声喊道,他可不想看到足利义满死在这祭坛上,毕竟足利义满一死,他这个大儿子就得挑大梁,他可不想在这个局面下接盘。

沉默,半晌之后。

足利义满终于是明白大儿子是什么意思,原来是以为自己也要切腹。

“吾并非是切腹,乃是割发以代之。”

“血之祭奠,畠山大人已经代父为之。”

足利义满这话一出,足利义持才终于反应了过来,原来是自己搞错了,这才连忙是将银匕跪送到自个老爹面前。

接过银匕,足利义满没有丝毫犹豫。

一把将自己的头发割下大半,随后扔进前方不远处的火盆,焚灭成灰,一缕黑烟鸟鸟腾天而起。

亦是在这个时候,祭坛前八百切腹的武士,已经全部完成了十字式切腹,一个个都是垂首倒地,鲜血横流,除了少数百来个还在抽搐之外,其余已经是全部断绝了生机。

“父亲大人,明军突然退了。”

足利义持沉静过来之后,连忙是城中战局告诉足利义满。

“退了?”

做完割发仪式的足利义满,缓缓站了起来,这一点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他极目望向战场,果然原先围在中御门的明军已经全部退去,但有一道身骑白马之身影,逐渐映入了足利义满的眼中。

“果然年轻人,胆子都大。”

在足利义满的眼中,大明皇帝朱雄英正缓缓而来,身边只跟着寥寥数人。

“父亲大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足利义持连声问道,既然明军已经撤退,那是继续打还是不打?反扑?驻守?

“你可知,明军为何要退。”

足利义满咧嘴一笑,看向自己的儿子。

足利义持一愣,心想我怎么知道明军为什么要退,我又不是明军的主帅,回答不出来,一脸疑惑的看向自个老爹。

“下去吧,带着武士们,离开中御门。”

足利义满昂首挺胸,望着上天,俨然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是。”

对于足利义满的这个决定,作为儿子的足利义持并没有问为什么。

这么多年来,他跟在自个父亲身边,经常看到父亲做一些奇怪的事情和决定,刚开始还会询问一下其中原因,但到了后面,也就懒得再问了。

因为每一次的结果,都验证了父亲大人的英明。

足利义持连忙下去祭坛。

随着一声令下,这围在中御门的倭兵也都是纷纷往四周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