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赵瑞晨还是记着点谢致比箭时送彩头给小妹的那点好的,见母亲妹妹劝解父亲都没有什么成效,便赶忙张口说道:“便是那谢致诗文不成,那不是还有“夺魁箭”在的嘛,也不算是不学无术。”

“哼!”不提还好,一提这个赵敬元就更生气了。别人不清楚,他作为赵瑞曦父亲还是心里有些底在的。他和钟氏以前因为心疼怕女儿在道观清冷难挨,曾经偷偷派人跟着赵瑞曦一段时间。那玄机法师是个有大能耐的,自己女儿跟着她箭术剑术甚至于医术都有涉猎。

所以十有八九那“夺魁箭”是出自于曦儿之手,那谢致不过是个欺世盗名的小人,愈发可恨。

钟氏也知晓内情,怕越劝丈夫火气越大忙赶了三个小的回去休息。

晚间洗漱完毕,夫妻两个夜里叙话。“老爷你平日素来温和,今日怎么一直不放过谢致呢,不过是个毛头小子间的小打小闹。虽出格了些,但我仔细瞧了,他本性不坏的。”

赵敬元看也没有外人在,开始大倒苦水:“赐婚那日你便让我去朝中打听谢致此人。结果你是不知,这小子除了自身文武不成,身为一地藩王,却连半分招才纳贤的本事都没有。夫人可还记得半年前在汴州坝贪污一案上立了大功的刑部侍郎杨明祖?”

钟氏心又开始提了起来,小声回答说记得。

赵敬元便开始慢慢解说起这一段普通人都不得而知的陈年往事。

原来那杨明祖乃是晋安下面一个乡镇的小户子弟。当年考中举人,因为家计不能再赴京赶考。于是在晋安官府做了名小吏,因为才干出众,很快便被人举荐到了晋安王谢致面前。结果那厮却嫌杨明祖不擅享乐小门小户上不得台面,只使唤得欢,却从不提官阶。

便是这样蹉跎了三四年,一次杨明祖的母亲得了重疾,求到了谢致面前,谢致也是冷酷无情,最后还是大皇子偶尔路过晋安施以援手。

最后被大皇子举荐入了朝廷刑部的杨明祖一路高歌猛进,经手的案子由小到大每一个都办得十分漂亮。如今已经是圣上眼前的大红人,人赐诨名“斩官妖刀”。

钟氏惊呼:“那晋安王爷如此行事,晋安这一郡怎么还被传物资丰饶,百姓富庶?”

“不过是吃老本罢了,再说他以往年纪小也不大懂事只是小打小闹罢了,如今却是不一样了。不然太妃也不至于上折子要入京给他挑一个好王妃,也是镇住这个无知纨绔。”

钟氏听后沉默地叹了口气,良久才说道:“这些事你我知晓就好,莫让曦儿知道了,免得她多心。”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蝶美人》源自郑板桥《咏雪》,非作者本人原创。

第16章 成亲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