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王怂怂改造日常12

王轩和叶佳一直在着看房,昊然年龄大了,他们家这套三十多平的小房子是真该换了。

s市中学师资力量最好的是一中和附中。他们所在小区所属的实验中学师资力量相对而言还是比附中和一中弱上一点点。

他们现在住的这套房,房贷前年已经提前还完了。这几年,他们手里也攒了些钱。

平时他们一家三口的花销都是兼职挣的小钱钱,夫妻俩的工资和年终奖是基本不会动用的。攒了大概有七十来万的样子,加上老爷子给的二十多万。他们觉得付首付买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是够的。

哪怕王超明确表示不愿意跟任何一个儿子一起住,但是买房的时候,王轩还是想多一间客房。

万一等过两年,王超改变主意了了呢,毕竟他隔三差五就给王昊然这个孙子打电话。

要说王轩对父亲王超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小时候他和大哥王辉挨打,王超就蹲在一边吸闷烟,他当时从内心来说,对这个父亲是失望的。

后来他得了癌症回老家求助被徐兰芝毫不犹豫的拒绝时,王超依然是蹲在那里一声不吭。

欠的养育之恩,他自认上辈子已经还完了。当然他也不是就不管王超了,他每年回老家,都要跟王超说希望他跟着一起去s市住的事情。

包括他大哥王辉也提出过好多次,想把他接到自己家,但都被王超拒绝了。

他爸的原话是:“我这大半辈子几乎都是在别人的拿捏下过日子,老了老了,就想过几天舒服日子。

别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去你们哪家,你们能像养老院里的护工一样任劳任怨照顾我?就算你们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啊……

我有能力花钱让自己过好日子,干嘛要去你们两家受委屈呢?”

王轩和王辉刚开始听这话其实心里挺难受的。后来想想也对,他们把老爷子接回家,是肯定做不到跟养老院的护工似的呵护备至。

毕竟老爷子花了高价钱,住的这个养老的老年公寓,服务不是一般的好。可能在某些方面,比他们这些当儿女的做的都好。

就比如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他们白天要上班,真的做不到随叫随到。

王超他身体还算健朗,这样的老人跟着儿子住,你不可能让儿子媳妇端吃端喝的侍候你啊。

但是在老年公寓行,你花钱了,别人就能侍候的你舒舒服服。

老年公寓里有不少是跟他这样的退休工人或者老干部,白天没事儿凑在一起侃个大山、下个棋、打个麻将。

有人把饭做好,他们只需要按点儿去吃就行了。衣服有人洗、鞋子有人刷......

夫妻俩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夫妻俩连着看了几个小区之后,最终选了一套龙湖二期两室两厅两卫的精装修房。

三室两厅一百三十多平缩水到两室两厅九十平,原因只有一个,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手里的钱不够。

龙湖二期的学区房价格已经涨到两万九一平,九十多平的房子首付要八十多万,各种手续办下来,他们兜里的钱基本就没了。

如果是他们之前预算的那种三室两厅的房子,首付最少要一百一二十万,而他们手里加上老爷子给的钱,拢共也就不到一百万。

他们买的是现房,办完手续就能拎包入住。小九从商城里买了吸收甲醛的绿植,把每个房间都摆上。

等房子的事情尘埃落定,暑假也即将到了尾声。提前几天拿着户口本和购房合同去附中报完了名,之后就是搬家。

一家三口齐上阵,把所有的东西打包,然后找搬家公司给拉到了新房子里。

小九的狗窝依旧在昊然房间角落里,虽然它一般都是跟昊然挤一张床。

刚搬到新家时,他们偶尔还会有些不适应。毕竟在那套房子住了那么多年,都有感情了。

不过,到底面积大的房子住着舒服,适应良好的一家人生活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龙湖这边不但离昊然附中近,离叶佳工作单位也比以前近,骑电动车也就十分钟。

唯一受到影响的是王轩,离他单位远了不少。不过他上班开车走外环高架,比之前走市区经常堵车花的时间也没多多少。

附中初中部有早自习,走读生六点半之前要到校,中午、晚上都在学校吃饭,晚自习八点半放学。

早上王轩的起床时间从五点半调整到五点。做好早饭,父子俩先吃,吃完小九叼着书包负责下楼送昊然上学。

王轩会趁着这段时间去画插画,没办法,要努力搬砖挣钱啊。叶佳都是晚上翻译稿件,所以她早上一般都要睡到八点才会起床。

通常这个时候王轩已经要出门了。叶佳亲了亲他:“辛苦了亲爱的,路上开车,注意安全,到单位给我发个微信。”

王轩回亲她一口:“饭在锅里,你记得吃哈,我走喽!”

叶佳洗漱加化妆得用去半个小时,然后吃饭换衣服一共用十分钟。

出门的时候永远都是匆匆忙忙,到单位都是踏着点儿打的卡。跟她这样的大有人在,经常听到有人哀嚎:“就差30秒,我今天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30秒。”

叶佳她们部门赶上开招商引资会的时候能忙死,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很闲的。

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部门除了科长,全都是娘子军。女人凑在一起不是讨论衣服包包鞋子,就是老公、孩子。

叶佳刚打开办公电脑,旁边的朱丽雅就凑了过来:“佳佳姐,下班后一起去逛街吧,我想买一条裙子。”

叶佳摇摇头:“最近高于一百块以上的活动请不要叫我……”

旁边几个同事扑哧一下笑出声:“这还没月底呢,你咋就开始勤俭持家了呢?”

叶佳叹了口气:“我儿子不是要上七年级了嘛,我们家原来那套房子实在是太小了,又想让他去上附中,这不是在龙湖二期买了套房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