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恩,公孙起一如既往的只会织正针,没有学会织毛衣。

要说唯一的进步就是羊毛毡的玩法已经在她手中臻至化境。

民间也开始了大丰收。

尤其是玉米、土豆、红薯,产量简直惊人。

哪怕上交国库八成,剩下的两成也让他们激动的湿润了眼眶。

“我们现在的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地头的百姓们感叹道。

“可不是么,要是往年,我们哪有这收成,这么多的粮食留在家里面。”

而这一切都是谁带给他们的,百姓们心里面门清。

北方民间大丰收,粮食被官府收上来以后,立马就拨出去一半去支援南方。

今年南方虽不说颗粒无收,却也大面积受灾严重。

对比北方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南方的那点收割量两天就被百姓们干完了。

就在南方百姓们因为粮食的快速消耗而感到惶恐不安之际,府衙里面传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朝廷已经为他们找到能够在冬天种植的冬小麦,他们马上就能把粮种给种植下去,小麦能够在冬天生长,这样一来,他们明年开春就能收割粮食了。

收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百姓们纷纷去到府衙门口去排队领取粮种。

经过这次灾难,官民同舟共济,让百姓们和府衙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许多。

起码在以前,百姓们是不会这么积极前往府衙的,不像现在,官民就好像融合在了一起,阶级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

第123章

其实说白了,府衙里面大部分就是百姓们的孩子,除非那些世家贵族,要不然往上数,谁家还不是泥腿子怎么地。

府衙的众人清晰的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自然会下意识的投桃报李,对百姓们的声音更温和。

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百姓们和府衙的关系就融洽起来。

两者联系一多,府衙处理事情也就更加顺畅,如此一来,效率自然也就跟着上来了。

现在听到朝廷为他们找到能够冬天种植的冬小麦,正在府衙排队的百姓们皆热泪盈眶。

而家中有父母田地的府衙官职人员又何尝不感慨,比百姓们更加感受到朝廷对下方百姓们的体恤。

只要一直这样下去,哪怕他们遇到再多的灾难也有度过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