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这样吧,除却百越族的地盘,大秦有59郡,如今才购买回来17郡的王田,只要严晏能在两年之内收复天下土地过半,我们就不再阻拦于他。”

两年,这是他们给自己立出来的一个底线。

过早了他们没面子,过晚了他们没里子。

“那他们要是没有过半,却收购到了我们的田地该怎么办?”要知道严晏是按照郡来收复的,他们的良田说不定就被碰上了。

“只要你心里过得去,那就坚持不卖呗。”有官员叹息道。

“这能坚持的下去才怪呢。”他们又不是没有心的人。

比起以往在朝为官,如履薄冰的日子来,他们现在的日子不要过得太快活。

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把爪子往《秦律》身上伸,他们的日子可谓是有滋有味,更何况,陛下还为他们这些群臣史上留名,哪怕千百年以后他们的名字也会被后人得知并传颂。

可以说,只要这辈子爱惜好羽毛,他们得一个善始善终完全没问题。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他们该正视自己身为国之栋梁的职责了。

第101章

最先感受到朝臣变化的人是负责主持王田变法的严晏。

近期他们收购王田的阻力一下子小了很多,并且感觉越来越便利。

曾经严晏以为变法一事会越到后面就越难,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却不曾想己方队友太过给力,他曾想过的无数备用方案现在都无用武之地。

他们聚在一起分析了一下。

“先前能给我们造成阻力的无非就是那些人,贵族、士大夫,

还有朝中的那些同僚们,不管他们现在因为什么原因而停手,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而是需要加快收购的脚步。”

“一般来说,只要我们拥有天下过半的王田,王田变法就能算的上成功了。”王生道。

“既然这样,就麻烦诸位了,再多去别的地方跑一跑。”严晏向众人拜托道,冲着众人行了一礼。

众人纷纷起身还礼,道,“君请放心,我们会加快速度的。”

收购王田的路线是跟着水泥大路走的,如今各个郡县之间的大路已经陆陆续续的竣工,连带着他们的工作也变得好做起来。

并且随着水泥路的修成,他们于数地辗转往返,一路上节省了不知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