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其余百家的人也手段尽出,准备把这个岛屿变成真正的仙山。

咸阳城,赵燕歌带着赵墨白来到了一块巨大的空地处,这个地方的地基已经打好,可是它上面的建筑却还没有开始修建。

这个项目的主人在开始建设之前就已经离世,赵燕歌准备把这个工程给重新启动。

“爹爹,这里是什么地方?”赵墨白疑惑道。

“这里啊,未来是成为我们大秦对世界的建筑象征。”赵燕歌对赵墨白说道。

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建造一个占地面积极广,极其辉煌的建筑物,到底值不值得?

如果是以前大秦子民还在温饱线上挣扎那会,赵燕歌自然不会有这个心思。

可是现在大秦子民们不是变得越来越好了么,这个工程一旦重新启动,能够养活无数的工人和工人背后的家庭。

就像赵燕歌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非常能够代表大秦建筑象征的一所建筑,它在未来,将会彻底成为大秦盛世繁华的象征。

“那爹爹,这个项目叫做什么名字呢?”

“阿房宫。”

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那个阿房宫。

始皇帝当年打地基就用了数年的时间,只可惜还没等它上面开始动工呢,始皇帝就先去了。

而赵燕歌准备重新启动这个项目。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阿房宫将会成为你父亲我最后一个大工程,用它来进行收尾,感觉还不错。”赵燕歌对赵墨白道。

这个时候的赵墨白并没有理解赵燕歌的话,直到十年以后,赵燕歌二话不说就把帝位传给了他,那个时候,集大秦整个智慧精华的巍峨宫殿才刚刚竣工。

那是赵燕歌为大秦主持的最后一个工程,在那之后,他就直接把变成了太上皇,而后牵着公孙起的挥手向赵墨白道别离开。

彼时,年岁才刚十三岁的赵墨白的肩膀上就扛起了属于帝王的责任。

只可惜,不同于自己父亲十三岁那年和母亲成昏,十三岁的赵墨白仍旧是单身一个,繁重的政务压的他稚嫩的小心脏喘不过气来,哪还有精力去给自己找一个媳妇。

第217章

时间一到,赵燕歌说退就退,对于身下的位置没有丝毫的留恋,干脆利落的行事风格惊呆了满朝文武的一众眼球。

赵燕歌才刚值壮年,正是人生大展拳脚的最好时机,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以严晏和左相为首,满朝文武集体跪求赵燕歌不要离开,可是赵燕歌心意已决,对他们道,“我知道众卿们都喜欢什么,但是众卿们可知道我喜欢什么?”

这个问题让文武百官一愣,道,“陛下喜欢节俭朴素,爱民如子。”可不是,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赵燕歌为大秦修路给工人们掏的可是自己的私库。

路修好了,最得实惠的是天下的百姓,工人们的荷包丰盈,吃亏的仅只有帝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