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抚民

汉中祖 拾新 1675 字 2022-10-17

城内之卫生治理,以业寿主导下,各处分区域清扫,已然开始,更有烟熏消毒。

但人一多,衣食住行皆于此,各种气味混杂,实令人作呕。

刘祈一边遮掩口鼻,一边向祝锋问询一些情况。

原来,在临县都昌民变初期,得知有叛民向寿光移动后,县衙内,于几位主官安排下,已做了应对之策。

这不少收到消息,涌入之民,正是那时踏入。

更多的县城周边乡地百姓,因不信县衙传言,加上不远离家,故做留守。

其中就包括跟随在祝锋后面,那位叫壬霖的亭卒。

从刘祈口中得知,城外乡地,已无人烟,且多为叛民烧毁后,便是七尺男儿,壬霖想到家中老母,忙道:

“请县君恕罪!壬霖请求归于乡地,想要看看家里,以处置后事!”

几个时辰前,城门大开那一刻,壬霖即有请假归家看望之念,但县衙命令不得离开岗位,加上心中带着几分侥幸,打算等两个时辰,再向亭长祝锋请假。

可现在再也顾不得,即跪地嚎啕大哭。

百善孝为先。

刘祈自不会阻挠,将亭卒壬霖扶起,望向四周正维持秩序的亭卒、乡勇,及乡吏,他沉声道:“足下为保卫县城,家人若如此蒙难,本县岂能不允!

足下且回家处事,若有所需,但为县衙告言,且其中亭职,会继续为你保留。

此外,叛民此番虽退,然也说不定会卷土重来,足下归家,诚当注意安全。

途中路远,即以我令,再于县衙取些干粮。

但为守城护卫县地之功臣,本县及县衙,断不会忘也!”

刘祈言辞恳切,还帮壬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起身之壬霖又要大礼拜谢,刘祈再度伸出双手,将之扶起:“男儿膝下有黄金,足下还是速去处理家事,若是要报效恩情,且待处理完后,继续归任,以卫县地!”

“诺!”

壬霖快步离开后,祝锋等人,看向刘祈之目光,再度转变。如此爱吏如子,甚至生出死效之心。

刘祈没有去关注旁人神色变化,他继续向前,以绕完整个县城区域。

早上时,县城之内,因惧城外流民,远超千户于此避难。但在城门打开,得知县衙召集民壮后,有超过三百户,将近千人,不听县吏劝告,选择离开。

即便如此,依祝锋判断,城内避难之寿光各乡民众,仍有近五千之众,选择留下。

原因很简单,天灾之下,家中粮食皆无,于县城停留,官寺偶尔还能施舍。一旦出了城,城门若是紧闭,那只能回到乡地,或是于荒郊野外,活活饿死。

放在多日前,忧心城中混乱,寿光城正是严格控制入城人数,以防混乱,后以民变,才以“桉比”所录,允许县地百姓,入城避难。

后面路程内,刘祈途中遇到拖家带口,于城内露宿之妇孺,他还会主动停步,攀谈一二,问询极度所需,并于脑中记下。

得晓其中不少老小,因粮食紧缺,多供养守城士卒,是故已有两日未有进粥食后,以此地聚集之人,甚是密集,刘祈借机当众道:“请诸位放心,我刘祈向大家保证,最快今日夜幕,最迟明日清晨,自有粮草送来,以接济诸位。

即于寿光,只要有我刘祈一口吃的,断然不会饿着大家!

同时,寿光之地,正遭受外部之危,以叛民来犯,加上旱灾之蔓延,需大家一道努力,方能渡过难关。

若有建言,或是难题,可为县衙提及,县中必会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