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理想国就是由这些理构建而成?”

思索间,随着不断的落笔,规则向他靠拢。

陈胜的眼中好像看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那个世界充满了中正志气,天地之间全是正直君子。

在那个世界的中央似乎有三个人。

这三个人风采各异,但是都一眼看去,就让人无限崇拜。

无限的尊崇、任何人都要被他们的魅力倾倒。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天地之间最为耀眼的存在。

三人都是老夫子的打扮,宽袍大袖,看着就很舒服。

在他们的周围有十个人影晃动。

这些人似乎在坐而论道。

而在这天地之中,最让陈胜注意的就是那世界的正中,那显眼的两个字。

大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陈胜隐约明白了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儒家的理想国。

在书写春秋繁露的时候,他无意之间勾连了儒家的终极目标,与儒家理想国产生了莫名的联系。

这联系让他仿佛有了独特的视角,可以观察这个传说中的儒家世界。

犹记得孔子的临终之言。

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儒乃是周之王官之学,但是一直到孔子,它才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影响天下的学派。

孔子率三千弟子周游列国,儒这个学派才真正名扬天下。

孔子死后百年,他的意志从冥土复苏,建立了儒家的理想国。

随后子夏西河传道,儒门圣贤的名声才天下皆知。

随着百家争鸣,儒家历经一场场的劫难,与道争,与墨争,与法争,百家争鸣,儒家一家独战天下诸多学派。

养成了儒家的厚重的底蕴,养成儒家傲视一切的底蕴。

随着孟子、荀子等儒家后进圣道的出现,儒门渐渐成为文界第一大学派。

儒家的理想国也不断的朝传说中的大同世界变化。

他们甚至已经有了简单的大同世界理论。

虽然很简单,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

索性,天不弃儒家。

公羊学派已经有了大同世界的方向。

三世理论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之中出现。

只是这时在那最显眼的地方的三个人眉头一皱,他们隐约感觉到,有一种奇怪的东西在天地之间出现。

似乎就是他们苦苦追寻的东西。

儒家理想国内。

三位大圣高坐天际。

十位圣道列作其次。

后面是七十二天人。

理想国中有奇异的声音响起。

开始还很远,似有似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清晰。

一段段文字在空中出现。

整个理想国发生了震动。

一些在东宫之中没有被人重视的文字,却对儒家理想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春秋》分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有闻、有传闻。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五世。

……

陈胜心神一震,他对这段文章也没有太注意,但是显然,这段文章的意义,远超其他。

“怪不得是第一。”

他开始还有些疑惑,这篇为何是整个典籍的第一,现在看来另有他用。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三世思想。

这或许对整个天下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对于儒家来说这就是理想国变迁的钥匙。

陈胜闭上眼睛,感受着理想国中那些理论的变化,他的志气急速提升。

同时他隐约可以感受到,儒家理想国的天空之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向流动。

只是一丝,他的气息就强了一些。

“这是气数。”

陈胜豁然明悟。

同时理想国中坐在第一位的老者,忽然抬头看向天空。

眼神之中各种光芒流动。

他在笑。

陈胜仿佛看到一只眼睛,正在看他。

那只眼睛中,似乎看透了天地之间的一切变化。

包含了无尽的沧桑,无尽的指挥。

这是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