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黄石公

回到书房,将素书拿出来研读。

此书越读越有韵味,每一个字都蕴含至理。

明莫明于体物。

陈胜仔细品味这句话。

《记》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如是,则万物之来,其能逃吾之照乎。

又看下一句。

苦莫苦于多愿。

一切苦恼都是因为渴求太多引起。

圣人之道,洁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

陈胜心头剧震。

这似乎就是现在他的写照。

论起命运,谁能有他这种机缘。

得到人生推演器,拥有改变人生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有几人能有。

他最大的苦恼就是想要获得的太多。

救下兄长,改变未来的命运。

看起来不多,实则很多。

一时间心神荡漾。

但是他心智坚定,只是片刻就重新巩固心神。

若是连兄长都救不了,那还改变什么命运。

继续品读,心神渐渐沉浸。

这样的奇书,每一句都是振聋发聩的警世之言。

陈胜就这么看着竹简,仔细体悟其中的每一句话。

他的体悟越来越深,越发狐疑起来。

此书有圣道典籍的特性。

六章一百三十二句,如果一一分析,似乎将儒家、道家、法家都包含进去。

著书之人好大的野心。

陈胜惊叹。

查看自己的志气,居然儒家、兵家、法家都有提升,每一道志气提升,起码不止三寸。

也不知这黄石公是何等人物。

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陈胜读这样的典籍,渐渐对著书之人生出一丝仰慕之心。

“若是此人生在当世,定要拜其为师。可惜,此人不是当世之人。”

陈胜说着,忽然心有所感,似乎有什么人听到这句话了,还做出了回应。

“谁要拜师?”

陈胜心神一震。

“难道此人竟然是当世之人。”

能著此书,其人在文道定然不是普通人物,最次也是天人巅峰,往上估量说不定已经是圣道强者。

但是有人入圣必然会惊动很多人,应该不是。

那会是什么人?陈胜思考着怎么回答。

会不会引发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