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龙象般若

“我说李大哥,您这是发财了,还是转性了?今儿怎么这么大方起来了?”

金老板当然能看出来,今天付账的应该是那位长相英俊的公子,却故意挤兑了李通达两句。

李通达也没介意,都算是熟人,又能免费吃喝到好东西,不过被说两句而已,这有什么好介意的呢?

时间不大,一道道西北美食就摆上了大方桌。

“郭公子,老李我敬你一杯,感谢你这一路的照顾。”

他倒是没说瞎话,郭默念在对方给自己做了一路向导,几乎算是承包了他一路的吃喝费用。

郭默没说话,只是端了端酒碗,示意李通达自己随意,又将眼睛盯向了中间那张桌子上的两人。

脸朝外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僧人,却像是来自吐蕃的番僧,穿着打扮,自然与中原僧侣不同。

郭默是见过金国赵王府那位灵智上人的,眼前这位比灵智上人要年轻几岁,但直觉告诉他,此人绝对不是一般人物。

这个番僧紫薇薇的面庞,也许是吐蕃高原,或者草原常年日照下的结果。

一身僧衣穿的可有些“谦虚”,都不知道多少天没更换了,跟丐帮的污衣弟子有一拼。

庄严宝相,就是这头长得很有特点,光头没戴着帽子,明得发亮的头顶,居然是尖尖的。

桌子腿旁边,紧挨着番僧腿脚的一侧,还放着一个包裹,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装着什么。

背对门口的,是一个一身青袍的中年人,身材修长,从背影看倒更像是一位教书先生。

此时的二人,相对而坐,各出一掌,似乎正在比拼力道。

“阿弥陀佛,施主在内力无法施展的情况下,竟然能如此轻易抵挡住小僧的‘六龙六象’之力,实在是难得啊。”

“小僧一生别无所求,唯有嗜武成痴,今日遇到施主如此人物,定要比个痛快。”

“小僧这就要加力了,看我‘七龙七象’之力。”

那番僧倒也是个光明磊落之人,说完之后暗自较劲,眼见着探出的手臂都粗了一圈。

对面坐着的青袍客,也不敢大意,急忙也暗中较劲。

他们二人已经比试了两刻钟,用那番僧的方式计算,已经从最开始的“一龙一象”增加到了现在的“七龙七象”。

番僧说话的声音很大,郭默众人也听的真真的,从他说话的内容里,郭默已经知道眼前这个番僧是谁了。

没想到此人这么早就出来了,难道与成吉思汗铁木真发布“天下英雄大会”的告示有关吗?

“默哥哥,他这是什么武功啊?什么‘六龙六象’、‘七龙七象’的?”

黄蓉这一开口,那边比试的两个人也都听到了。

郭默注意到那青袍人身子微微一动,而那番僧只是向这里看了一眼,没做理会。

见黄蓉发问了,自然要趁机“卖弄”一下自己武学的渊博。

“蓉儿,这位大师修行的想必是传说中的‘龙象般若功’,出自‘龙象般若经’,是一本不世出的武学秘笈,属于吐蕃密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

“境界共分十三层,其外功掌力强悍凶劲,每练成一层就增‘一龙一象’之力。练成十层后,具有‘十龙十象’的巨力,有近千斤之重的力道。”

“第一层功夫十分浅易,纵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传授,一二年中即能练就。”

“第二层要比第一层加深一倍,练成需时三四年时间。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时七八年。”

“‘龙象般若功’每一层威力倍增,需要的修炼时间也会翻倍,如此成倍递增,越往后越难进展。”

“相传一百多年前,藏边曾有一位高僧练到了第九层,继续勇勐精进,待练到第十层时,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日七夜,最后绝脉而死。”

“眼前这位大师,刚过不惑之年,竟然已经有了‘七龙七象’之力,也许这还不是他的极限,真是一位武学奇才啊。”

郭默说的很慢,声音也很大,像是在给黄蓉科普,又像是在说给场中动手的两人。

那位青袍客听了,对眼前这位番僧更加忌惮,他也没有听说过这门武功,但并不妨碍他相信郭默的话。

而对面那位番僧,脸色却变了又变,两人正比试着,居然中途撤了手,而毫发无损,这份机巧也是难得。

番僧冲着郭默的方向双手合十,诵了一声法号。

“阿弥陀佛,小施主是什么人?如何知道我密宗神功,而且知道得如此详尽?即便是我宗门内弟子也未必知晓。”

番僧对这个突然到来的年轻人充满了忌惮,能深知自家密宗绝学的,不是宗内的核心人物,就可能是生死对头。

可惜,要让这番僧失望了,郭默这两者都不是。

“哈哈,大师无需如此警惕,在下并不是你的敌人。”

“只是在下从小喜欢打听各种江湖秘辛而已,因此有一个小小的江湖绰号,人称‘江湖百晓生’是也。”

好嘛,看到了青袍人安然无事,郭默的心态也放松了。

又遇到番僧这位“熟人”,郭默就不免皮了一把。

黄蓉在旁边听了,“噗嗤”一笑,这个默哥哥又开始耍宝了。

“江湖百晓生?阁下好大的口气。”

番僧听郭默如此说,而又看到旁边那女子的神情,就知道此人是在跟自己说笑。

自己的宗门绝技,被人说的如此透彻,却只不过是对方口里的“从小喜好”,番僧不禁有些恼怒,语气上也强硬了一些。

“大师不相信?那好,我就来替大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龙象般若功’现在恐怕吐蕃已经算是失传了吧?大师应该来自蒙古,属于蒙古密教金刚宗。”

“金刚宗虽然人才济济,但是能在大师这个年龄,就能将‘龙象般若功’练到这个层次的,恐怕当今世上只有一人而。”

“那就是金刚宗数百年来,最为天才的弟子金轮了。大师脚下的包裹里,可是装着你那金、银、铜、铁、铅五个轮子吧?”

郭默倒是心平气和的,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听得番僧的脸上却流下了冷汗。

“你你到底是何人?怎知道老衲的身份?”

被这个年轻人点破了武功来历,已经让番僧感到惊讶了,现在居然又道出了自己的名姓,和自己最近才练成的五轮秘技。

这又怎能是“惊讶”可以形容的?

想他这么多年一直潜心修行,就算历练也多是前往吐蕃、西域等苦寒之地,外人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名号。

难道此人真的是什么“江湖百晓生”?

“我已经跟大师报过名头了,只是大师不相信而已,在下也无可奈何。”

在另一个时空里,金轮法王亦正亦邪,但是一直担任着蒙古的国师。

在二十年后,练成了“龙象般若功”第十层,可以说是空前绝后,跟当时的“五绝”中人,已经站在同一水平线。

而那时候的“五绝”,应该已经突破了“绝顶”,到了“半步先天”的境界吧?

以郭默的估算,现在对面这位金轮法王的实力,估计是刚刚练成“龙象般若功”第九层,只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这么多武功里,“龙象般若功”绝对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很可能高于中原所有的神功。

只是修炼的条件实在太过苛刻,有功法却未必有命练,要么练死、要么老死。

看到了金轮法王,郭默在想,如果真有人能练到“龙象般若功”第十一层,估计就直接到“先天境界”吧。

那之后的十二层、十三层呢?

这个世界上,允许存在这样的武功吗?

“既然小施主不愿意实言相告,那老衲就要领教一下,看看小施主手上的功夫,是不是跟嘴上的功夫一样硬朗?”

“要打架?好啊,好久没痛痛快快打一场了,大师外边请吧——”

郭默随手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率先出了“龙门客栈”。

他是真的想跟金龙法王好好过过招,自己已经多久没跟高手过招了?

最近的一次,还是在湘西,跟一灯大师的比试吧?

金轮法王见郭默出去了,一哈腰提起放在地上的包裹,大步也跟了出去。

“爹爹——”

趁着这个空档,黄蓉来到那青袍人身边,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眼泪再次流了下来。

“傻丫头,都是当娘的人了,居然还会哭鼻子,也不怕默儿看到了笑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