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莫须没有

既然郭襄成了自己的女儿,那就不可能让她再经历那样“悲惨”的事情,貌似比另一个时空那个郭襄,要大了很多岁。

现在杨过那小屁孩,也才两岁多,还是自己的徒弟,胆敢欺负小襄儿,看我不打烂他的屁股。

至于,那个叫张君宝的小孩儿,现在貌似还不到出生的时候,差着好几十年呢,一切随缘吧。

“大哥,我已经以“燕王”殿下的名义,写了一份委任状,从三万“敦武军”中,抽出一万人马,组成“靖难军”。”

“由你任“靖难军”都统制,调秦钜给你当副手,另外一个副都统,将来如果三师傅愿意,就留给他。”

““敦武军”超编被弹劾,在到临安之前,我得让这位“燕王”殿下,帮我把事情摆平了,哈哈。”

郭靖听完,哭笑不得。

不过这大半年的军旅生涯,郭靖也逐渐喜欢上这个节奏。

当时,丐帮那里也分权出去了,北有鲁有脚、黎生,南有简长老、梁长老,丐帮的运转比起往年也顺畅了不少。

临走之前,郭默还是把军队做了一些安排。

“燕王”殿下的军令,让“敦武军”分出一万人,新组建“靖难军”,并任命了郭靖为“靖难军”都统制,秦钜为副都统制。

大家都也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郭靖的能力有目共睹,战功也有目共睹,更是郭默的大哥。

所以,众将也心悦诚服,纷纷要求郭靖请客。

秦钜更是感动得眼含热泪,认识郭默不到一年时间,自己的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坚定了他追随郭默的心。

孟共来到后,自然会率领两万“敦武军”,驻扎在邓州。

他却把余阶、王坚、雷鹏派往了“忠顺军”。

“忠顺军”的都统孟宗政,在占领唐州一役中,旧伤复发。

幸亏郭默离得不远,飞马赶了过去,要不然这一代宿将,还真就交代在这里了。

郭默模湖地记得,孟宗政就是这两年前后去世的,至于什么原因却记不清楚了。

现在看来,多年征战,已经五十八岁的人了,一身伤病真折腾不起了。

这次回临安,郭默也想跟官家说一声,看看怎么安排一下这个老将。

那么他所领的两万多“忠顺军”,自然要把握在自己手里的,这也就是郭默现在把余阶、王坚、雷鹏三人派过去的原因。

也算一起并肩作战过,王坚本身就出身“忠顺军”,暂时又有孟宗政在旁边帮衬着,相信余阶等人能够顺利完成这个过渡。

一开始,孟宗政是完全反对的,虽然你救了我的命,也不能将军队私相授受啊?

当郭默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只好拿出了那面“如朕亲临”的金牌,表明了自己“燕王”的身份。

孟宗政这才愉快地答应了,也放心地开始养病。

只是在郭默即将离开孟宗政营帐的时候,这个老将军突然问了一句话。

“燕王殿下?你真的只是个“燕王”那么简单吗?”

郭默好悬没有一个趔趄,回头看了孟宗政一眼,没做回答地走掉了,身后却传来孟宗政爽朗的笑声。

郭默只带着“黑风双煞”二人,三人三马赶奔临安。

八月初,郭默还没回到临安呢,一封“燕王”殿下的钧令,就报备到了兵部和枢密院。

“擢原“敦武军”郭靖,为“从义郎”,秦钜为“秉节郎”。从“敦武军”抽调一万人马,组建“靖难军”,郭靖、秦钜分别为正副都统制。”

““靖难军”兵额两万,其他空缺兵额,由“靖难军”都统制自行招募。”

好家伙,这沉寂了几个月的“燕王”殿下又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狠茬。

打蛇打七寸,你不是弹劾郭默“拥兵自重”吗?

直接把“敦武军”给拆了,就按规定留了两万人马,弹劾的“证据”也没了。

终于赶在八月中秋节当日,郭默回到了临安,他让“黑风双煞”先回“桃花岛”报信。

自己已经是体制内的人了,自然有一些手续需要办理,分别跑了兵部、吏部和枢密院进行交割。

大家也都对他和和气气的,近一年来,除了那位从未露面的“燕王”殿下,就属这位最是能折腾。

现在人家就算是“落难”了,不也是兵部侍郎吗?

郭默前脚刚踏进临安,各方能知道、想知道的大老,都知道这位“郭左耳”回来了。

此前朝堂上那一幕,太震撼了。

当五个大箱子摆上“大庆殿”的时候,这次官家仗着胆子,让人打开了,装着一万零一百八十七个左耳的箱子。

不过官家也只是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远远地看了一眼,腿肚子都有些转筋。

有那些不成器的大臣,当场呕吐的不在少数。

“哈哈,众卿连这点儿世面都当不起吗?前方将士舍死忘生、浴血奋战,我们只是看一眼战利品而已。”

“用“敦武军”郭都统的话来讲,大家“吐啊吐,就吐习惯了”,哈哈哈——”

当被枢密院告知,让郭默先行回家听宣之后,郭默又一次轻车熟路地出现在了“福宁宫”的御书房。

“孩儿紧赶慢赶,赶回来跟爹爹过一个“中秋节”,有什么好吃的招呼我吗?”

还是那个“不着调”的声音,还是那份真挚的父子亲情。

“呵呵,小爷这次您一到“福宁宫”外,老奴就收到信息了,看来这半年多,老奴的护卫措施做得大有长进啊。”

老太监笑呵呵地把郭默迎了进去,还不忘记不要脸地夸了一下自己。

郭默的确感觉到,有两道很强的气息,分别藏在“福宁宫”的前后。

“怎么?“皇城司”又进了两位高手?他们的气息很强,不过怎么没有杀气?你不会是请了两位和尚吧?”

郭默轻飘飘的一句话,将老太监刚刚燃起那丝骄傲的小火苗,又给掐灭了。

“小七啊,快快进来,爹爹早就准备好,就等你过来了。”

官家的声音从里边传来,今天他特意推掉了太子的请见,更是将后宫的中秋宴推到了明晚,就为了和自己的儿子好好喝一杯。

第二日早朝,很多大都臣等着,要一睹卸任的“敦武军”都统制,现任的兵部侍郎郭默的庐山真面目。

可惜,让大家失望了,郭默根本就没来上朝。

但是,官家还是宣布了跟郭默有关系的任命。

“原“敦武军”都统制郭默,在收复邓州一役中,身先士卒、受了重伤,特辞去兵部侍郎一职,回家养病。”

“擢原“忠顺军”都统制孟宗政为兵部侍郎,命其两月之后,回朝任职。”

“所遗“忠顺军”都统制一职,由原“敦武军”余阶暂代,原“敦武军”王坚为“忠顺军”副都统制。”

任命一出,朝臣里就一阵切切私语。

“官家这是“卸磨杀驴”吗?关键是这才夺回不到两州之地啊,就算要“飞鸟尽、良弓藏”,貌似还早的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