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百密一疏

“明可啊,这些都是命数,非人力可为啊。”

赵逢学听对方这样说,也是有些感慨,只是没赵汝述那样强烈而已。

“让族叔见笑了,可能真是上苍不佑我赵宋吧。”

“当今官家,亲子九人,却无一存世。虽然遴选了太子,汝述的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啊。”

赵汝述话锋一转,竟然谈到当今官家的子嗣问题。

当今官家赵扩,子嗣艰难,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禁忌。

看到身为朝廷重臣的赵汝述,竟然当着自己的面,提出这个话题。

身处“宗正寺”的赵逢学,还是有些敏感的,他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史相又想换储君了?

现在的太子,才刚刚上位几个月,但是很多大臣已经知道,太子跟史相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明可啊,官家这些事情,咱们做臣子的,还是少说为妙。”

老实人赵逢学,还是劝慰道。

“族叔说的是,如今皇室的年轻人里,实在是找不出太出类拔萃的。”

“前日在史相府里,见到了今科武状元郭默。那个年轻人真是一表人才、文韬武略,不说在年轻人里,就是放眼满朝文武,也无出其右啊。”

赵逢学更纳闷了,怎么说着说着,又拐到新科武状元身上了?

他就停住了酒杯,不敢再喝了,说了半天了,他还是没整明白今日的赵汝述,到底想说什么事儿。

见到赵逢学不喝酒了,也没有接自己的话茬,赵汝述略微有些尴尬,但有些话今日还必须得问明白了。

“族叔啊,您久在‘宗正寺’,皇室所出的王子、郡主、世子、皇子、公主,您都清清楚楚的吧?”

赵汝述又给赵逢学满上了一杯。

“这个还好吧,毕竟真正需要我亲自登录的也不是很多,但凡我经手了,也算是无一纰漏。”

虽然不知道对方想问什么,赵逢学还是如实回答道。

“这个武状元郭默,好像是庆元六年生人,马上就二十二岁了。族叔,咱们皇族之中,有他这么大的年轻人吗?或者说,有人是庆元六年出生的吗?”

赵汝述冷不丁问道。

“这个庆元六年?”

赵逢学在这方面,还真是个“学究”型的人,思考了半天。

“如果老朽没有记错的话,那年皇室当有四人出生。濮王赵不嫖的三子,舒良靖王赵宗懿次孙赵善奂,韶王的六郡主,还有”

说到这里,赵逢学停住了。

“族叔当真博文善记,您说的几位,汝述也有所耳闻,赵善奂更是来参加此次武举,可惜未能进入最终的榜单。”

“还有一人是谁?”

赵汝述漫不经心地问道,自己也浅浅地抿了一口酒。

“哎,不说也罢,那孩子出生没几个月,就夭折了。”

赵逢学似乎不是很愿意,再提起那第四个人。

“也是,这年头孩子能长大成人真的不容易,遇到灾啊、病啊的,太正常了。”

赵汝述好像也不再追问,只是慨叹道,看到赵逢学的杯子又空了,赶忙再次斟满。

这赵逢学,别的爱好没有,这杯中之物格外喜好,尤其今日赵汝述还真是上的顶级好酒。

多喝了几杯,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再加上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没有太多的顾忌,也是念旧的年龄。

“明可啊,虽然你我都是皇族中人,可是论到跟官家的熟悉程度,你要远不如我啊。官家六岁那年,老朽就认识他了。”

“都说他面相奇特,没想到最终当真贵不可言啊,哈哈——”

说到兴奋点,竟然自斟自饮。

“刚才说到的第四个孩子,就是当今官家的孩子,应该算是老七了吧。”

“老朽头一天,有幸在宫里见了一面。小家伙闹腾得很,还抓住官家的胡子不放,过了不到十二个时辰,怎么就夭折了呢?”

“人心啊,有时候比病魔更可怕啊!”

赵逢学再次灌了自己两杯酒,旁边的赵汝述,仿佛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也接连喝了两杯。

“族叔,那个孩子有名字吗?”

“明可你这话问的,那种情况怎么可能有名字传下来?只是老朽隐约记得,官家当时叫那孩子‘小默儿’,估计是个小名吧。”

“小默儿?”

赵逢学说的随意,听到这个名字,赵汝述却如遭雷击,难道自己猜测的是真的吗?

郭默还是送走了李莫愁,都有些庆幸自己遇到的,不是“魔化”后的“赤练仙子”。

虽然也有些刁蛮,总是跟魔头还搭不上边儿的。

一连在家里待了三天,郭默做的最多的事情,竟然是把玩“赤霄剑”。

郭默现在的武功,比起过去那些年,算是“停滞不前”了。

于剑法一道,最熟悉的是那套,升级改良之后的“南山剑法”。

后来,又从黄蓉那里学到的“落英神剑”,总觉得都不能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

可是,真要去全新创出一门新的剑法,又谈何容易啊?

三天的时间,也没有收到“皇城司”关于洞庭湖的消息,郭默想着还是继续忙活战马的事情吧。

这日,太阳往西转了,“三元楼”的晚饭,已经按时送了过来。

郭默食盒都没打开,就让两名下人拿出去吃掉吧,自己要出去一趟。

想了想,最终还是带上了“赤霄剑”,离开了住处。

福宁宫,御书房。

“老货,小七回城几天了?”

“禀官家,小爷回来六七天了吧。”

老太监在一旁,无奈地应承着,这几日官家几乎每天都在问。

“哼,这小子,都回来六七天了,也不知道到宫里来见见他老子,却偏偏跑去史弥远的府上拜会。”